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文媛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核心
        文  媛
        湖北省大冶市实验高中 湖北省大冶市  4351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核心,通过此举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深度强化其认知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从新课程改革背景着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获得巨大改变,教师需要积极地优化革新自身教育观念,形成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的崭新认识,重点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高中生物和实际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切实地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是现代高中生物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深度了解生物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新课程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点展现出实验教学的地位,用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元素,为自身成长奠定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展、DNA是遗传物质亦或是DNA双螺旋的发现,都与实验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如果没有严谨的实验结果的支撑,那么这些概念只能是空谈,让学生深入了解此类实验将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发展史,形成完整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孟德尔所进行的实验:选用豌豆这种自花授粉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在34个豌豆中挑选出24个能够真是遗传的品种,同时通过单因子分析法,最终明确7对豌豆存在明显的差异形状,最终通过计算获取3:1的分离率,无论是孟德尔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还是其最终研究成果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再如,以恩格尔曼所做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叶绿体的功能”中资料1呈现的内容,让学生欣赏恩格尔曼实验“巧妙之处”。该实验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均衡等量原则,可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证据,得出“叶绿体放出氧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同时学生还能够体会到恩格尔曼的探究思想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意识的培养。
        二、凸显学生主体性,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课堂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将新内容作为交流话题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平台,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引导,重点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将学习时间交付给学生,这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成长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课堂内容来划分出相应的问题:什么是糖类?糖类是否都有甜味?糖类的主要构成元素是什么?糖在人体组织中承担的作用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合作讨论的时间。而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出学生小组的讨论成果,为学生展示出糖类的立体结构,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其课堂投入力度。


        三、加深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高生物教学的核心阵地,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出足够开放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融入到生活中,建立更为科学完整的平等关系,加深与学生群体的交流沟通,这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将会显著减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在教学活动正是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同学们,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都包含什么物质?哪些物质能够维持我们人体的正常活动呢?”以此来引发学生群体的讨论,探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主要物质。此种教学活动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再如,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了常规的课件演示方式,而代以人体模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丝分裂过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毫无疑问是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扮演染色体,躯干表示着丝点,手臂表示染色体臂。染色体复制就是让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并且背靠背贴在一起伸展双臂;中期就是让多对同学背靠背排列在一条线上;后期则是让原本背靠背的同学分开,移动到两极。通过这样一个学生参与的过程,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如此独特,学生理解更加透彻,记忆自然更加深刻。
        四、注重教学场景设计,强化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中国学生发展素养》的实施,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情境教学是创新教学的具体体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强化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学情境设计可侧重探究式教学情景设计、问题性教学情境设计。
        例如,在讲解“伴性遗传”这个概念时,大多数老师就是以“有些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样一句话陈述之,试想仅凭这十来字,能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本质吗?其实不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让学生注意到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基因可以决定生物的性状。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若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通过这样一个引导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源,并据此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碰撞,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最终实现“伴性遗传”这一概念的自主建构,相信对“伴性遗传”的本质也有了透彻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生物是高中课程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变革,我国生物教育改革的工作越发地刻不容缓,生物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各种新型教学方案,将其真正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将会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下坚实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法,何畏.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07):39-40.
        [2]涂宽,崔鸿.浅议“证伪”思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价值[J].中学生物学,2019,35(11):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