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丽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 830019
摘要:培养学生、感悟、对接生活的好习惯。日记体写作作为一种自由的问题,可以写的很随意,很真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记流水账,并不意味着毫无文学艺术性,写日记体作文应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该努力的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能够打动人的文章,也能使学生爱上作文,从而乐于写作,精于写作。
关键词:日记体 写作 感悟 真实 生活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情况,我发现现在关于作文的定位概括来讲就是注重个性,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这就要求我们语文工作者要转变思路,积极的去探索,时间和创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在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文是“被逼无奈”,他们把写好作文看成考试得高分的工具,这种写作思想让他们在作文时为文造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难得有几篇好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更看不到他们的独特想法和自我个性。据我了解,学生的作文材料很多来自于作文指导用书,选用别人的经历作为自己作文的素材甚至盗用别人的情感。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关于“我多少岁”的作文,让学生回家作为札记来写。交上来的作品多为空洞乏味,或大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虚假的展现自己的积极抱负,言之无文,更何谈情感。高中生不仅是一个学习者,同时还是一个思想者,所以高中作文教学要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思想。有思想,作文才有深度,才有个性和创造性,才能与高中课程标准的理念相契合。直到我看到一位同学以日记式的问题写出的文章,我为他的细腻的情感所打动,基于此,我也自己创作了一篇日记体文章,用来为学生抛砖引玉,我想以“高中日记体作文教学”为研究的题目,希望通过我浅薄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我们探究日记体作文与其他作文形式的联系,从而对日记体作文从整体上有新的认识,并拓宽作文研究的视野。
那么,高中生应该如何写好日记体作文呢?教师又应该如何辅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日记体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抓住瞬间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及时的记录下来。人的感受尤其是独特的感受往往是产生于一瞬间而又稍纵即逝的,所以我们试图通过生及时的记录当下的情感以期自我情感不断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微妙的心理变化是不能靠感受过后的回忆所能把握的,由此可见,日记体作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独特感受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积累,我们注重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与自我情感关联的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循序渐进的单篇日记体作文的写作中不断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上升,学生才真正解决了“米”的问题。
二、让学生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
单篇日记体作文的写作强调发端于生活,通过不断的观察、感受以及思考,让学生具有敏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能力。“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记体作文的写作,引领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神奇,在浩瀚的书海中积蓄情感,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不断的观察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的感受不断积累,抒写真情实感,从而在整个过程中慢慢养成抒发真情实感的习惯。
三、以阅读为引,激发写作欲望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尤其是课内阅读熟读精思。进入教材的典范之作,无不融注了作者的深厚感情,有效抓住课堂及阅读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在关键之处有所感悟,从而有感而发。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把阅读的目标定为:看懂理解。“阅读教学是不能止于‘理解’‘看懂’的,要从文本的迷阵中突围出来,在学生的体验感觉、感受、感悟上多下功夫。这样阅读所读到的东西就带有了自我的因素,就带有一定的想象、幻想色彩,就有了个性化的认知。”教师在面对优秀的文章时,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鉴赏,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有自我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的吸收。在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细微之处进行鉴赏,唤醒学生的感觉,并以此为素材,有感而发。所以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选择一定的阅读契机,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一定的机会,使读写结合。
四.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日记体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布局谋篇的合理性,但这并不等于我们过多的加以限制。在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一方面表现在认识的功利性,认为作文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最大,写作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高分,完全割裂了作文与自我的关系,所以很多学生写作文只是被动的应付考试。把作文的功利性放在首位带来的是学生对作文的厌恶,在追求实用的道路上,学生开始变得虚情假意,思想空洞,学会了喊口号。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的逃避,认为自己也就这个水平了,而且作文是一门最不显效果的功课,平时缺几节作文课也无所谓,更有些学生认为平时的积累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除了应付每周两节作文课,很少在课外下功夫。很明显,这是两种错误的观点,反映在日记体作文的写作中,容易导致学生简单的借鉴日记体的形式为其功利的目的服务,同时学生的逃避心理很难发挥日记体作文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变错误的认知观点。
教师作为引导者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在学生写作之前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认识日记体作文的内涵,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引导,力求语言表达更加精准,正确而灵活的运用日记体的形式为自己服务。在学生写作之后进行关注和引导,及时交流写作体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能熟练的运用日记体的形式进行作文。
对日记体作文的研究,钻之愈深,愈觉得日记体作文意义深刻。日记体作文教学不仅关注学生作文本身的个性化,更注重引导学生走进自我内心,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表面看来,似乎日记体作文可以有效改变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弊病,其实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日记体作文给我们的写作找到了一条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但还需师生共同努力方能真正实现日记体作文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记体作文教学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以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走进作文教学。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正确看待日记体作文的特征,勇于表露真实的情感体验,表达自我的独特见解。 希望我浅薄的意见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钱谦吾.语体日记文作法[M].上海:南强书局,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