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邓健
[导读]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邓健
        贵州省金沙县思源实验学校     551800
        摘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从教案设计到活动设计,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增强实践能力。小学生正处在懵懂、好玩的年纪,上课难免会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求知兴趣,使他们主动且专心学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好玩是他们的天性,走神是思维发散的不正确表达。他们好玩,因而有很强的求知欲,思维发散,因而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他们就都能扬长避短,变成小天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策略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问题妨碍着教师的授课成效。首先,单一的教学手段仍充斥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制”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可以按时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他们的阅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也未改变,只是一味地被灌输,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课内阅读教学缺乏与课外名作的融合。教师过于注重课本教材,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引导,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其积累文学知识。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较少,学生兴趣较低
    目前,部分教师教学大多依据自己的从教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刻板守旧,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缺乏准确的把握,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只依靠教师参考资料照本宣科,无法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集中精力参与教学互动,对知识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对于文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无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作者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长此以往,不仅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加会阻碍教育的发展。
    2、教师主导过多,忽视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意识。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者,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通过启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学意识,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是注重传授课本中的知识,学生也都只能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对课文中的知识及作者内在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评价,传统的评价过程中一般只有教师的评价,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毫无发言权,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无法保证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完全的客观公立,充满主观意识的评价结果也无法让被评价者完全认同,这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内在动力。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阅读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启明星。同时它也是有效教学的开始以及测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清晰、准确、合适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方向感,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首先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三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其次,教学目标要清晰、具体。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往往仅是一个简单的框架,比如准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字词,掌握文章中的描写手法等,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具备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策略,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符合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
    2、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不注重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将教学任务安排得很紧凑,一堂课几乎没有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发言,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最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要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询问同学们有没有钓过鱼,再问问钓过鱼的同学钓到鱼是什么心情?学生都会回答很开心,很兴奋。教师接着说同学们钓到鱼都很兴奋,文中的作者在一个夜晚钓到一条大妒鱼,心情却十分复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学习完作者钓鱼、捉鱼、放鱼的全过程后,教师可询问同学们文中所说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呢?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在面临道德抉择时要学会抵抗各种诱惑,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设置有效问题
        提问策略教学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体现在语文教学上,提问策略是一种阅读策略,以促使学生深人阅读以便全面掌握课文内容为主要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要运用得当的方式促使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头脑风暴,发掘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思考探讨:花生的果实结在哪里?花生的好处是否还能更具体?这篇文章重在写物还是借物喻人?文章中的“父亲”希望孩子们具有花生的什么品质?学生们通过沟通、碰撞能够提出这一系列逐层深入的问题,并共同梳理文章、寻找答案,先模仿后运用能逐步使学生的提问策略更加成熟,提问质量越来越高。
        三、结语
    总之,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莉苹.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8,(47):21.
[2]苏永霞.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丝路视野,2018,(3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