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梁薇
[导读] 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自主预习是有必要的
        梁薇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阳学校333000
        摘要: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自主预习是有必要的。预习过程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能提升听课效率,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课堂教学也变得更有价值。良好的预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且教师也教有所得,如此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缩短学生与课本的距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 预习能力 培养策略 探究
引言
        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预习有过较深的见解。其认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当课上老师讲课时,如果某些理解与自己的观点相吻合,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还能产生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还能反向刺激和鼓舞学生继续预习,激发阅读兴趣;如果某些观点和理解与自己的见解有出入,也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困惑的热情,更进一步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进阅读效果。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没有接受教师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自主性接触新课文,在预习时,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查阅概览,起到既巩固旧知识又自主吸收新知识的作用,是对小学生独立能力的锻炼,使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新问题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除了独立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也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感悟作品的主要思想情感,是最重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同时,预习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一般预习过的学生更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够有侧重地去听,学生通过预习能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讲解思路,对于课堂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好处。
二、课前预习的具体方法
        (一)设立预习目标和任务
        教师们在安排学生们的课堂预习任务时,可以进行针对性设计,让学生们可以明确自己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文章的预习,这一措施避免了很多学生们浪费时间做无用功。他们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可以掌握文章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从而让他们在学习后续知识内容时能够更加顺畅。
        (二)保证学生预习时间
        通常来说,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后,还需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执行。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预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花费一定的时间默读文章,或者是有的学生敷衍了事随便读读,不理解的内容也没有重点标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预习,教师尽量不要将预习任务与其他作业一起布置,也可以与其他教师协商布置作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借助早晚读之前的一段时间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如,以某一篇文章的预习为例,在预习之前,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但是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生字生词,很多词语都读错了,也不能完整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可指导学生再次预习,整体的预习效果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做阅读笔记
        “读”只是一种了解途径,“写”才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文学思想以及理解能力,我们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不仅要能够通读文章,更要将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见解批注在相应地方,学会做阅读笔记,不仅能够使自己更好理解文章,还能够使自己在复习回顾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进行了思考,应该表扬。
        (四)在预习过程中进行合作预习
        合作预习也可以达到预习的效果。合作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还有就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进行分组预习,提高同学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完全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们进行探讨,合作预习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节课,教师可为学生分好小组,五人一组,对于这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进行课前的细致讨论,进行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分析。如,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作品,以及他的性格、人生经历等等,学生们每人查找一个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把查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知识汇集起来,就能得到大量的课前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眼界,学到的知识远远比自己预习多得多。学生大多局限于自己的思维中,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启发自己的想法,有助于自己思考模式的形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同学们只要好好进行课前预习,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并且掌握文章的知识要点。同学们进行良好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习目的清晰明确,也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信心和成就感,老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减轻一点,老师要帮助同学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黄桃.试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70-171.
[2]拓万霞.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44-346.
[3]段艾娜.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