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兵
[导读]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注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的整合学习
        李兵
        四川省宜宾市第八中学校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注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的整合学习,非常有价值。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正是学习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来说一生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语文中如何将这些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是当下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采取吟诵、群文阅读教学、课内+课外等方式将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如《诗经》、《论语》等,这些国学经典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影响十分的巨大。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是对历史文化最大的尊重和有效地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体现。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还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初中阶段学好国学经典,不仅仅会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成绩,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很有价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学习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不难发现我国的国学经典作品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和青睐,例如:《论语》的学习热几乎遍及全球孔子学院,而且附着孔子学院的建设数量的增加还在增加。基于此,我国也应该不断的加大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孟子》、《诗经》等国学经典入手,让学生逐步的感到国学经典作品的伟大,增加学生文化自信。虽然近几年国家和学校都在努力让国学经典普及,但是不难发现当下的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不够,这样一来想要有效的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无异于痴人说梦。有些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注重对国学经典的传授,只是灌输式的让学生记住语文中考试用到的一些重点知识,这样对于想要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二、当下初中语文与国学经典有效整合中遇到的阻碍
        (一)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当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整体的国学素养并不高,教师在进行国学经典的教授中也仅仅是停留在《诗经》《孟子》等作品的简单章节的很浅地解读,在实际中并没有做到对国学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这样想有效的将国学经典与语文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融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有些学校的语文教师仅仅是将语文书中涉及到的国学经典当作是教学任务,以考试为本进行教学,很多时候仅仅是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和课下进行学习,仅仅是将考试中会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极大的增加了国学经典教学的阻碍。
        (二)初中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存在缺陷
    从现实看,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国学素养的培养,将部分学生送到校外辅导机构进行培训。而作为国民教育主阵地的公立学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国学素养的培养。随着当下时代的呼声,应该更加注重国学经典的教授。但是在实际中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是将国学经典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想要深刻的了解国学经典中想要表达的内涵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国学素养的提升。
        三、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路径
        (一)营造国学经典学习的浓厚氛围
        初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国学经典的环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举办国学演讲,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一些不认真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惩罚的措施,营造出国学经典学习的氛围,使得整体的教学变得更加的有趣,学生也将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进行具体的教授时切忌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国学经典的教授有着很多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一些节目的观看,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这样学生既能够达到放松的目的,又在无意之间提升自身的国学经典素养。营造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的墙上张贴相关的国学名言,例如:《论语》只中的一些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学生在教室里时就会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熏陶。


        (二)以群文阅读教学拓展国学经典阅读的内容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本身就有一些国学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更好的提升国学的水平,教师就应该努力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引入更多的国学经典的作品。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使得这些国学经典能够跟语文的教学更好的整合,逐步的提升学生整体的国学经典学习水平。群文中由同一议题而选出一组国学经典作品,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国学经典的诵读,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让经典“互文”,群文阅读能让语文教师在解释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把国学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一“议题”的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同一主题思想,探索不同文本中的不同人情世故和形形色色的人生经历,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骆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等诗文。唐诗中送别诗也很多,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和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遇轻尘”,同样送别却寄托了诗人不一样的情怀。这些阅读的国学经典,无论是针对初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都有着丰富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上,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以吟诵的方式学习国学经典
        北京师范大家副教授、著名的吟诵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说:“汉诗文是有基本固定的读法的,不可乱读!”吟诵,是国人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著名古典文化学者、诗人,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说:“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便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学生就像学习唱歌一样,理解了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学生通过吟诵的方式学习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的影响,这种渗透式的学习,让学生不自觉地亲近我们的母语,提升了学生的国学素养。
        (四)以“课内+课外”进行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在课内,教师以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拓展国学经典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可以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拓展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以课内带动课外,以“1+X”的方式拓展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孙权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教师可以更多的提及一些三国中的一些趣事,注意应该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作为依据进行正史的普及,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无意中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可以更加深刻的对国学经典增加了解,并且逐步的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学到涉及到国学经典的部分时教师可以普及一些课下的阅读任务,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带有白话文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逐步的由了解一步步的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逐步的使得学生的整体视野得到了开拓。当学生学习到一些比较有韵味的作品时,例如《诗经》中的《关雎》,这时教师一定要将当时的情景生动且准确的进行描绘出来,将其中所要表达的男女之情让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不禁会生出一些感动之情,深刻的体会到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逐步的再联想到当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样就会产生一些共情,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着巨大的意义。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文化自信这一方略的提出,语文的课本中更多的加入了一些国学经典的篇章,教师要加强对国学经典知识的学习,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更好地教授自己的学生。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教师应该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关于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J]. 李法则.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引导式学习的运用探析[J]. 邵德生.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6)
[3]语文素质教改背景下国学经典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J]. 孙启彬.西部素质教育.?2019(17)
[4]浅谈国学经典诵读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 张国琳.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2)
[5]聚焦“生命、生存、生活” 升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 刘远平.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