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同思维模式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黄永红
[导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注重思维的学科
        黄永红  
        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初级中学  238076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注重思维的学科,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对数学教学成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初中的数学教育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初中生的数学素养重要环节应当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开展。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有利于创新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模式;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参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思维能促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思考与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本质进行深人挖掘,并增强其对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初中生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加强其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与自主创新意识,进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其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2、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地贯彻落实。近年来,社会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施行进程,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3、初中生具备较高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数学思维探索出数学知识,与其他同属于理科范畴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将这些学科知识的结构联系在一起,进而建立完善的理科知识结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理科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同思维模式的培养策略
        1、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质疑思维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步骤,学生的思维正是从问题开始的。数学问题中总是会具备很多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数学的公式定理利用题中的条件进行解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内心的冲突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以一个练习题为课堂的引子,题目为当地去年第二季度的气温水平,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得出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以中位数为基础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一定时间后,教师可以随意抽取几名学生,询问他们在统计中的收获,收获可以是关于当地的天气状况,也可以是统计方法和技巧。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题目背后的问题,而不单是停留在完成题目这个阶段。学生思考内容以后,才能更好地发现具体数据中的关联和差异,以此作为生活的基础常识,并能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理解一些数学概念的时候,如果教师使用了数学化的语言,很有可能让学生觉得过于抽象,无法实现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更无法进行应用。在解释抽象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明确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并且从生活经验进行推演,得出数学的基本结论,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学生对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也没有在生活中进行应用的习惯,难以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进行理解。因此笔者为学生展示了本地地图,地图上有常见的地点,笔者让学生思考,如何对地图上这些位置进行表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位置和方向的相关问题,能使用数字对位置进行表示。我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将学校当作原点,标注上x轴和y轴,将地图分成了四个象限,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对其中的位置进行表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够找到自己的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且计算出自己的家离原点(学校)的距离,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生活化的案例中,学生都顺利地掌握了数学概念,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透彻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解题能力训练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为了在该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多个假设,打破教材中给出的解题思路,探究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通过多角度思考、大胆尝试,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解决“绝对值相加求最小值”问题时,部分学生会采用分类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计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提示:题目中存在绝对值的形式,绝对值与“距离”之间是否相关,那么能否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给学生留一定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尝试,分享计算结果,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法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多使用询问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使其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思考,给出下一步的作答方法。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遭遇抽象性较大的数学题目时,就会不由自主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的探究,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有机渗透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为学生进入更高年级后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晶.浅议初中数学思维模式教学[J].情感读本,2018,(8):64.
[2]石宇.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思维模式的培养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5):8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