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结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 511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具体分析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并就此展开策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发展
引言
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数学一度成为小学阶段学生心目中最难学懂的学科的榜首,为此教师需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的力量以帮助小学生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使数学学习成为一门令小学生能够津津乐道的学科知识。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分组缺乏科学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但很多分组缺乏科学依据,只根据学生在班级的座位进行简单的分组。这种分组缺乏灵活性,经常出现优生和优生、差生和差生的小组。同时这种分组过于形式,不但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还会使课堂气氛两级分化严重。
(二)小组学习配合度低
由于教师对分组过于形式,导致各组成员之间侃侃而谈,而话题往往与数学学习无关,长此以往影响课堂整体纪律。其次,小组成员之间接受能力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及时跟踪,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会遭到接受能力好的嘲笑,长此以往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产生消极心理,出现怠学的心理。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单纯的课堂分组,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任由学生自我发挥。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被曲解,作用降低,致使在现实中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和学生离心离德,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措施
(一)利用设疑解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入门老师,在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就点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挖掘数学的奥秘,从另一角度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以至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疑问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必需品,只有让疑问和困惑始终藏于小学生的心中,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冲动认知,进而拨动进取的琴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因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好存放疑问困惑的度,避免学生因疑问太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感。因此,教师要积极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以来迎合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情绪,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创设三种练习方式——第一个练习是讨论题,当除数是3时,余数可能是多少?且余数最大是多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最终得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考的数学能力
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在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思想,积极采取新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质量。要学会摒弃传统硬性死板的“先教后学”的固定模式,要学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预习,并且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新课程的教授之前,先安排学生在正式上课前通读、尝试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概念,尽量让学生先尝试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去搞懂知识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积极铜鼓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推动学生交流想法,这样做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课,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三)处理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在安排小组成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和特长,根据这些因素合理安排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和谐的团体,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为了规避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明显的情况,教师要与意识的进行小组分工,以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为基准,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将小组合作学习编程丰富多样的形式。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布置了合作进行调查统计的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合作探讨调查统计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并制定详细的计划。这个时候,第三小组的组长李某很快便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认为咱们可以去调查学校里1-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其他组员随声应和,李某便兴致十足,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计划。听到一半时,胆小内向的王某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而李某则打断了王某:“我正在说我的计划,你不要中断我,你看我的计划多么完美!”王某则没有继续说下去。而这一过程恰好被正在巡视的老师发现,老师仔细听完了李某的陈述,点头赞扬到:“你说的办法非常好。但是如果听听别人的意见,会不会更完美呢?”如果任由李某掌控小组,会使整个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变成李某自说自话的过程,合作学习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巡视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价值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数学课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谈论、相互学习的过程。通过切实可行的组合学习让学生放下课堂包袱,用放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其次,通过小组的建立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信。此外,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效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为教师的授课节省时间,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四、结语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认知过程,合作教学是数学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所在。小学生的年纪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低,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认知数学世界的责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从启迪小学生的心灵出发,点化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使小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惊讶于数学的神奇,感受数学的美好,从而喜欢上数学概念的神秘和运算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57.
[2]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61.
[3]王建梅.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