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如何结合教材变化实施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郑钦莲
[导读] 历史学科具有多元化、覆盖面广、综合性等特征,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类
        郑钦莲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摘要:历史学科具有多元化、覆盖面广、综合性等特征,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类。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要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与现实中普通的个人和事宜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联系实际与历史,让他们掌握得更透彻。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通过历史事件、人物,丰富自己的三观。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历史如何结合教材变化实施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策略
引言
        内容更加简明扼要,选词严谨,与时代接轨是部编版历史教材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变化。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重视对史实的多样性讲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全面理解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进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新版历史教材的变化
        与老版的历史教材相比,新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更简洁,重点更突出。删除了许多繁杂、冗长的内容。例如,就初一上册而言,教材的单元砍掉了6个,教材页数少了35页,教材字数也缩减了43000字。就新版教材的内容重点而言,古代史中,像《史记》这样的正史所占的比例更大,近代史中,则更加突出重大的历史事件。部编版历史教材在选词上更加讲究、准确。用词恰当是一直是编排教材的核心要求之一,选词必须体现规范性和严谨性,比如像“民族融合”这类具有歧义的词在新版历史教材中被替换成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一词更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所普遍接受,民族融合一词在少数民族看来就好像他们的文化“消失了”。民族交融准确反映了各民族间的历史演变,符合各民族间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主题。同时,新版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概括能力,新版历史教材将老版教材中总结概括性的语言做了改变,新版历史教材删去了大部分的总结性段落,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自主概括所学内容。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与时代接轨。为培养学生领土主权意识,新版初中历史教材明确提出钓鱼岛、台湾、南海诸岛、香港、澳门、山东等海疆的主权,新疆、西藏、西北、东北等边疆的主权皆属于中国,且不容置疑。
二、新版历史教材的实施方法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内容
        为充分实现历史课程教学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充分融合,教师应更深入地了解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并且为学生挖掘出历史教材中更深层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这能够推动学生在实现历史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其传统文化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国内历史教育学家充分结合初中生历史学习特征进行有效编制的,其中的历史内容拥有丰富的代表意义。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历史课程时不能够仅停留在传统历史知识的表面,而是将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的历史教育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夏商周的更替》这一历史课程内容时,就可以将《三字经》中有关夏商周的节选部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够将《三字经》中表现出来的夏商周具体事件以及这三个朝代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渗透性历史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更替历史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再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有关《大禹治水》的相关历史事件时,除了为学生讲解有关历史教材中对于大禹治水的主要历史方法的描写之外,还应当为学生深入挖掘有关大禹治水历史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例如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曾经为了治水而三次过家门却不进入。通过这段历史内容的讲解,能够更好地推动初中生在面对社会中大家的生命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时,应当为了保护或争取到集体的利益来放弃自己的欲望,也就是领会到大禹舍己为大家的高尚品质。


(二)运用媒体辅助,重现历史情景
        历史是附有时间属性的一门学科,其所学内容皆为过去发生的事,这就导致所有的内容都无法真正展现,甚至不能完全考证。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历史想象力,才能有效理解并接受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对历史产生敏锐的感受,而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巧妙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从而降低学生感悟历史的要求,达到教学的目标。情境教学往往是教师善于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一在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图片、视频等图像类别的内容比较敏感,接受度、理解力以及记忆都展现出更强的一面;其二在于情境教学操作简便,在多媒体器材的帮助下,就能够轻松展现,而同时对于学生的激趣效果也比较鲜明。因此,情境教学也成为了教师融合教材插图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途径,通过教材中插图的再现,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文献资料、历史遗址、历史影像等内容,甚至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插图制作为简单的动图,其中体现的情境自然更加生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会更强烈。
(三)新颖性的课中习题史料
        在初中历史课本内的练习题中重点包含了材料研读与问题思考两大部分。其中的问题思考和原人教版教学材料中习题部分的动脑筋环节相似,而其中的材料研读则属于新型的模块,一般是采用史料的方式呈现的。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择取课中习题内的史料,属于大部分历史老师应该思考的内容。在初中的历史课上教学中老师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想要对课中有关史料的练习题进行充分运用,应该在同学们所具备的认识能力上择取新颖且有价值的史料题目,如此可确保同学们不因史料问题太熟悉而对其形成厌恶感,同时避免由于问题太难而出现挫败感,进而失去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对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进行教学期间,会讲到鸦片在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为同学们对于林则徐在以前就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因此笔者并未择取教材内的描写内容来讲述这一段历史,而重点采用了材料研读中的新型材料来讲解鸦片对于我国的危害,让同学们能够深切的感知到当时的历史情况,而后布置了题目:让同学们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走私鸦片造成的后果。同学们在认真研读期间,获得共同的答案:“鸦片不但让我国的白银流失到了国外,并且还损伤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使人们的思想变得堕落,麻木了人民的心智等”另外同学们对于以上内容中关系到的“奴隶贸易”非常感兴趣,因为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从未了解过,所以当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基于此,我便向同学们讲解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在听完以后同样感叹道:“鸦片贸易要比奴隶贸易更具危害性,其是影响我国进步的一大原因。”讲解完这段历史以后,我引导同学们接着了解剩下的部分。在该课堂教学期间,我采用新型的课中习题教材,不但能够吸引同学们的专注力,还能够满足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渴求,达成完美的教学成果。
结束语
        材料研读是教材辅助性资料重要的一种。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改要求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材料研读板块的加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材料研读更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史料是多种多样的,材料选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沈智俊.浅谈对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中文物类插图的使用与思考——以七上第7课《战国铜壶》组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10):44-46
[2]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168-170
[3]宫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以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为例[J]辽宁教育,2019(15):18-25
[4]魏恤民.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