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珺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 610000
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所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个维度来探讨该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选取来骨架文本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文本解构、文本建构、文本重构以及创造性重构这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来体现核心素养的理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途径;骨架文本教学
一、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又结合我国当前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 “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它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二)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它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旨在培养学生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推向世界。英语学习活动的信息输入过程,除了对语言的获取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各种中外文化知识;信息输出过程则是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创新。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一直以来在我国关于外语能否发展智力的研究很少,现在把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凸显了英语学科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能够确立学习目标,主动调整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并根据个人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包括单词拼读能力、上下文推理能力、归纳总结作笔记能力等。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途径
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可以看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最终指向的是人的发展。语言运用只是目标之一,它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革新。
(一)教学理念的革新
有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此目的,首先要从理念上对此进行变革。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摒弃以往的功能-结构的设计方式,改造成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用各种活动使学生参与进课程中。在教学资源的获取中,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去寻找整个世界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更应该把它作为学习的载体之一,更全方位的去探讨其广度与适度。在教法的选择上,更应该从教师怎样“教”转变成学生怎样“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度与深度。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对教学理念进行了变革后,认识到有效的教学应该坚持清晰的目标导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过程与目标的统一,让过程服务于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坚持教育性与发展性的并行,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坚持置学习于情境之中,真实的情境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
(三)有效教学途径的案例--骨架文本教学
骨架文本指的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和插图中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设置挖空、排序、辨析等方式产生信息差,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预测、推理、判断、评价等一系列思维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文本,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促进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它分为了文本解构、文本建构、文本重构、创造性重构四个环节。
文本解构就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后分析其中逻辑,用排序、挖空、选择等方式改变原来文本的结构。在文本的解构中,教师需要分析文本特征、文本中的信息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解构,其所指向的目的是聚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意识内涵点以及思维的训练点。
文本建构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设置的任务、搭建的教学支架以及效果的检测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渐还原不完整的语篇。在这个过程中
所设计的任务与搭建的支架必须是超出学生的现有能力范围却又在可以解决的基础以内,此外效果的检测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
文本重构就是在还原成完整的语篇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中的文体、表达方式,通过前面的解构和建构学生对语篇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来文本的语言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更加聚焦文本深层次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的训练。
创造性重构就是在文本重构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发挥想法,来对文本进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彰显,更加注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重构的结果。
三、反思与展望
目前来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还在不断的延伸与拓展,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还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知与发现。骨架文本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在运用的过程中通过文本解构、文本建构、文本重构与创造性重构这四个环节的设计,把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显示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材分析中更加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以外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