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学案,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学习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潘海平
[导读]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应当要优化预习环节、重视师生交流
        潘海平
        紫金县义容中学 广东河源 517463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应当要优化预习环节、重视师生交流、开展差异教学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学生;思辨能力;学习效率
目前,导学案以及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就该方法的应用谈谈几点体会。
        一、数学导学案设计——优化预习环节
相比与小学,初中数学课程在对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以此来帮助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数学知识,而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深学生新课程接受程度的重要途径。不过,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预习时,通常会缺乏确切的预习目标,只是单纯的对课本进行简单的阅读,使得学生在进行新课程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从而难以有效的吸收新课程教学知识,进而难以跟上教学的整体进度。而导学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预习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在课前掌握新知识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已有知识的延伸,对新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加快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进程。例如,学生在对北师大版初中数学《黄金分割》进行预习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该知识的关键点,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我便向学生展示相关案例,同时提出相关问题:“黄金分割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在比如,在对《全等三角形》进行预习时,我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性质定理SAS、ASA以及SSS的具体应用,这种留有疑问的预习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同时在预习后能够有个清晰的概念,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新知识的内涵,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使其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除此之外,数学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体现其联系性,例如讲授《圆周角》这一新课时,我将下节的圆内接四边形做铺垫,以此提出问题:“如果一条弦能够将一个圆的周长分成1:3比值的两部分,那么这条弦对应的圆周角是多少度?”我通过联系数学前后的知识,来整体设计导学案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数学导学案设计——重视师生交流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导学案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师的重要教学地位。导学案的“导”,是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对新课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导学案的“学”便是导学案实施的真正意义。在这个过程展开时,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通常会在学生自我预习后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掌握学习目标。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轴对称》的相关学习中,我通常会在课时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并且布置预习任务,即学生根据导学案来了解轴对称的有关概念,以及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等学生自主预习完之后,我再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学习后的成果,同时提出自主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小组成员帮助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之中,对学生提出的相关结论进行点评,从而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我还会适时的随机挑选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比如“你知道轴对称的相关概念吗?”,除此之外,我还会给出几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属于轴对称图形,重点依据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数学导学案设计——开展差异教学
教学任务的难度在不断攀升,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效益一直是教师努力的重点,而导学案教学法的应用,是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教师的差异化教学。通常情况下,我会在课前预习部分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我提出问题进行引导:“通过预习后,你们能够联系其哪些已学知识?”这时学生就会联系到旧知识,有学生说圆的对称性,有学生说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也有学生回答说三角形的相似与全等。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从而巩固脑海中知识体系,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中,使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方向。除了开放式教学理念之外,差异化教学在课堂教学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套用一个教学模板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出现能力偏优的学生“喂不饱”,能力偏弱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一方面,我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通常会做相应的区分,通过导学案对知识难度进行系统的安排。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加减法等相关概念时,我首先利用事例对比,或者肯定例证、否定例证等方法来设计变式类习题,让所有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加深;接着,我通过例题的变式题来设计有着较大灵活性的综合类习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然后再通过综合类习题设计富有思考性的创新型习题,以此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除此之外,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导学案,以此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通过导学案的差异化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培养整体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里,是所有初中数学教育者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渊财,王晓琴.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5.
[2]陆娟. 内地西藏班(校)导学案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研究[N]. 西藏日报(汉),2019-08-15(006).
[3]杨燕,李广元.在导学案引领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85.
        作者单位:紫金县义容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