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兰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双坝小学,湖北 十堰 442213)
科学课的独特性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科学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应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运用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是不会主动去关注和了解的。因此,在学习研究新知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本已存在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本能,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教学情境,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电路》时,我先演示安装一个有小电珠的简单电路,同学们看到小电珠亮了,兴趣立即激发起来,浓厚的氛围感染了课堂,感染了每一个学生,,都想动手试试。此时,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如何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在此活动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从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玩是学生的天性,而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实验活动。
科学课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探究、归纳和创造,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可先演示钢尺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和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鼓、橡皮筋、铁钉等物体的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鼓面、橡皮筋、铁钉的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一步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也同样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制发声器具,拿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或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逐渐走进了课堂,为课堂提供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可视画面,通过媒体形成形、色、美、光、静、动有机的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鲜活起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更具体,更感性,强化了认知感知能力,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金鱼》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教学课件,把学生带到了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浏览观赏了各种金鱼的形态结构及它们的特点,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从而了解了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使学生非常轻松地愉悦地认识了金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方位、多角度,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