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谊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民族实验学校 532204
摘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有效的阅读能够实现对个人思维、眼界、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有效提升。可以说阅读能力对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课时相对紧张,如何做到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保护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探究了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希望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方法途径
引言
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享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带有较高的束缚意味,存在严重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弊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因为自制力不足,需要一定强制性措施进行辅助学习,但过多的阅读条件只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形成优质的阅读习惯。当前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体验的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维护学生的阅读乐趣,通过培养习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定增长。下文将就实际情况作出详细分析。
一、当前常见培养缺陷探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尤其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价值受到认可后,中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更上一层楼。但是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没能够转化为更高的教学质量,学生的阅读水平实际提升并不明显。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培养策略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带有明显的束缚色彩,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限制颇大。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素质教学的理念落实不够深入,尤其是乡镇学校的教师对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性不高,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阅读体验相对较差,阅读的过程变得固定化。再加上阅读材料的更新不及时,学生即使很喜欢阅读也很难长期保持阅读兴趣,甚至抵触阅读教学。其次是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意识不高,不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发挥。相对于语文其他部分内容的学习来说,阅读通常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得到的回报却不甚明显,乡镇小学的学生更是由于时间的紧张选择性的放弃阅读。在课堂上基本上不会获得自主阅读的机会,大多数学生缺少阅读的动力。而课后的时间又被繁重的课业占据,再加上没有合适的阅读材料与环境,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致。
二、综合提升中小学生阅读水平途径
(一)构建积极的阅读环境
情景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情境的塑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阅读环境,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意愿增强学生阅读水平有着较高的价值。特别是部分阅读才材料中的情境、情感学生难以体验,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的活跃性也会成分提升。实际情境的营造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阅读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创造方法。情境的构建需要把握一下内容:首先是保证教学情景针对教学目标的服务价值,通过情景必须要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其次是情境的创设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段出发,确保学生在情境中能够达到感同身受;再次是情境构建方法的灵活应用,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最后是课堂情境的构建时机,确保课堂上构建的情境能够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上述内容的把握与教师的课前准备密不可分,科学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
(二)提高阅读指导的趣味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小学学生对探究性问题和阅读活动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借助探究性问题和阅读活动开展的阅读指导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所在学校针对这一方面展开了多种阅读活动,例如由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教师筛选后开展的晨读活动;以阅读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并选出优秀作品参与评比;还有成语故事、作文等竞赛。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致明显提升,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有效增长,依旧要从学生的年龄特性出发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乡镇学校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困难的关键在于,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损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缺少充足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资源。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从实际入手,为学生营造适合的阅读环境,在学生思维活跃度较高的基础上提供有效的阅读引导。趣味性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十分重要,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保持有着积极地作用,双管齐下才能够推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学生阅读水平的稳定提升提供长远稳定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晓,李禹衡. 美国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20(06):113-116.
[2]李毅,谭婷. 家庭经济资本和中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关系:家庭文化资本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17(04):520-528+576.
[3]李毅,谭婷,张睿. 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基于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教学的对比[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0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