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雁
吉林省永吉县第四中学 132200
让我想到写这个问题,是我在教授思维导图时遇到的障碍,在我教给学生思维导图之后,让学生尝试着去画导图,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画出一幅完整思维导图,不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更不能准确的提炼语句的中心词,关键词。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巨大障碍就是阅读能力。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静心阅读,我觉得有必要更多的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理解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反映,听老师讲课,都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做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听到我们学生大发感慨的说:“唉,我怎么就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会有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因其阅读能力太差,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题意,致使思维的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思维存在着障碍。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学生对文字问题的理解力差,就不能从文字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正确理解题意;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够完整准确的叙述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课堂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复述老师的原话,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学科语言来表述解题过程。究其原因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语言准确的再现,正确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导致不能正确理解所学。也就是说语言能力的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就是是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理解力的一个必要过程。
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固化思维。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阅读的世界里,孩子可以天马行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者不要束缚孩子的思维,给个标准答案,固化孩子的思维。比如,我和学生探讨李白的《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一学生说有用典,太难掌握了,其实只要通过字面去联想就已经可以理解了——凿石开山,天崩地裂,无数人的生命随之消逝,然后一条天路由此开出,由秦入楚的出路由栈道连接起来,可以领会开山修路之艰难,至于有没有用典,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探究。所以,不限制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
现代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以我的浅见,除了固化思维,标准答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二十年来,多媒体教学、移动设备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抛弃了纸质书的阅读,太多的音像制品,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网络媒体,各种视频APP代替了文字表达形式,致使人们阅读文字和用文字表达的能力都有所下降。而这些恰恰是影响人们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子产品中的游戏画面和影视画面移动非常迅速,这样能不断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长此以往他们习惯了高频率快节奏的画面,面对书面的静止文字就没有感觉了。
现在大多数人包括学生都是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来获取知识,但这种方式汲取知识时,大都是停留在单方面的信息接受上,只需要接受结果,不需要思维过程,不需要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当然也就缺少了将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并且各类媒体提供的信息多是影音资料,特点是通过画面真实再现,即使是语言也是通俗易懂的,不需要深入思考,不需要复杂的逻辑思维就可以理解的。剥夺了孩子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应该让孩子们回归纸质书的阅读,在循序渐进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认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并且还要及早培养习惯,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开始培养,一旦阅读能力形成了,电子音像产品就成了很好的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障碍。我说的阅读——是读书,是阅读纸质书,而不是影音材料或者是电子书,读书可以锻炼人的深入思考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可能绝大多数人在一开始阅读时,是无法集中精力去读书的,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阅读训练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身边任何触手可及地方,放上几本书,随时随地的翻阅。书和笔不要分开,读读写写画画,随手批注,随时记录心得感悟,画在字里行间,写在书的边缘,这样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灵光一现就不会溜走了。当然能摘抄,记笔记,写读后感,效果就更好了。长时间坚持这样做是一定能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还有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可以和你一起阅读分享的朋友,读书之后写书评分享。有这样一个人可以互相督促,彼此影响,共同提高。另外,还可以从实用型阅读和趣味型阅读开始,寻找一些背后推动你前进的书籍,带你进入书的世界。还有,可以多阅读古典名著,掌握跨越时间的真理,这类书籍要反复重读,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可以多阅读古诗词,古诗词的篇幅简短,用词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精炼的语句中却蕴含着丰富内涵,阅读过程中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大美画面。比如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阅读兴致。
作为活跃在讲台上的教师,我们可以经常性的组织读书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也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习惯——现在,我们有些教科书,只是老师的教科书,学生则很少翻阅,而是由一些教辅资料取代了教科书。而能够正确阅读教科书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人文底蕴,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而阅读能力是迅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是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这就对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