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福升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任务重要部分之一
        李福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横岭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535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任务重要部分之一,教师通过构建寓言故事情境作为阅读教学的插入点,由此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动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在日常生活就接触了阅读,例如,在倾听别人讲话提取其中的信息时就相当于阅读训练,或者是学生在日常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时,相当于讲述一篇小型作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属于长期积累的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的平翘舌音、笔顺、书写文字的工整程度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极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范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表达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学生问题,给予学生几分钟思考和组织语言表达的时间。通过采取问答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教学和写作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年龄较小,存在文章中的生字不认识,无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内容,或者是作者文章中表述的观点及建议的现象。小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学生的忍耐性较差,出现学生无法长期坐在位置上阅读文章,无法将自己换位到作者层面进行思考。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完成作业;学生的阅读时间短,无法达到规定阅读量的要求,不能深度剖析文章。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存在局限性。
        教师为学生布置的每周写一篇日记存在写流水账的现象,学生在写作时过于啰嗦,出现多段重复的句子,句子不通顺,存在错别字或者采取用拼音代替自己不会的文字,由此看出学生出现文字数量短缺的现象。学生的作文内容过于空洞,没有实质性表达内容。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自信,认为自己写的很差,因此,产生厌恶排斥写作文的情绪。  
三、解决两者出现瑕疵的培养策略
        教师通过构建阅读情境,使学生沉浸于教学,从而使学生对于情景教学中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生的直观学习能力相对抽象,学习能力更强。分享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内涵的情感或立意,这有利于学生阅读。因此情景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重要教学之一。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在学校教室开放一个读书角。让学生从家自己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进行分享阅读。

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交换书籍观看,但是需要保证自己能够爱护、珍惜自己交换的书籍,以此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阅读后,通过举办阅读分享大会,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并概括文章的经典片段,同时,组织自己的语言分享读书心得。学生在摘抄优美词句时可以模仿着写下类似的句子,让同学或者老师帮助自己检查句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段。教师通过学生选举的自己最喜爱的同学的阅读分享给予适当的奖励。小学时期的学生学习心理通过老师给予的适当地奖励而满足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一段较为优美的句子,句子中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句等,理解句子的成分,并且理解用这些写作技巧对文章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运用其中。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通过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技巧和手段。刚开始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文章中的句子,但是在后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找一些优美的段落,让学生背诵记忆,套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丰富自我知识,学会语言表达继而提升写作表达。教师在学生作文上交后进行批改阅读,找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修改并给予学生一些意见。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进行教学。教师在修改学生的作文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过于强硬,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分析写作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知识,防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因为语言过于晦涩难懂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同学、家长或者老师进行谈话,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充实自我,学生可以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悟记录在本子上,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学生在家庭中的习惯较为随意,家长以身作则,使学生自己和家长一起阅读。教师需要与家长互相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规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件事情的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通过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处于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
        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是利用课堂40分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小学时期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的知识领域是空白的,教师的教导属于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应调查学生的接受程度,判断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对个别接受能力低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避免教师强硬的教学态度。教师在课堂中应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教学多样化。每一阶段性的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复习,必要时布置适当的作业,并进行检查、批改。
参考文献:
[1]高翠香.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新课程[上],2017(10),15-P16
[2]陈玉华,任超,顾崇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J].教育,2017(2):00034-00034
[3]耿青儿.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学周刊.2018-07-02.P3-P3
[4]许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J]. 长江丛刊, 2019, 000(007):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