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青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637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时期,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达理论知识,更要注意学生创新思想的培育与提升,重视对解题思想的讲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式,具有理论以及现实的意义,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一般是会借用数和形的关联的思想,从而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以及老师教学的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引言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是教师解释,学生在座位上听,然后尝试理解,消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学这门学科较其他理科学科来说非常抽象,现实生活往往又没有可用的模型,没有模型可以参考,那么像数学这样的抽象学科知识点就更难理解和记忆;再者,这些基础知识点推导出的定理、推论,更让学生学起来吃力,甚至摸不着头脑。这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和形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知识不再只是在头脑里想象,而是根据知识点所形成的图去理解,去推理,达到学能用,题能解。
一、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基本含义
数形结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教师从学生实际的数学基础部分,到学生的深化学习过程,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简单来讲,数形结合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就是将数学中使用图像或者图形的方法,充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的理念,从而体现出数学思想的实际应用意义。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其实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的数学图形的过程,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一)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使代数与几何有机结合起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代数和几何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学生代数和几何部分时,二者各自独立,那么代数和几何之间的联系怎么能实现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代数中的等式或不等式能够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而运用几何图形又能分析出代数中函数解析式或其他式子的构成。
比如我们在初中教学几何部分,讲解到平行直线与相交直线的时候,从定义上看,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那么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相交直线,而交点只有一个;在教学代数部分中,有一次函数的知识点,而我们的一次函数表示就是一条直线,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会发现,两个一次函数联立在一起形成方程组,也就是两条直线求解。通过学习直线的位置关系就能知道,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多有一组解,因为两条直线最多就一个交点,这样直线的位置关系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有机结合起来了。
(二)数形结合运用到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
数学这门学科是和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很多数学的图形其实在生活中都是可以找到的,比如,人体体温变化会让体温计上的刻度产生变化,过马路时会有不同的路标,学生在做课间操时所站的队形等,想要让学生有效地认识到数学图形,就要把数形结合运用到问题的思考以及分析中去,尤其是在不等式、函数图像、数轴等这些问题上。只要从思维上对数形结合足够注重,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最大可能地提高数形结合的思想价值。
(三)引导思想,培养兴趣
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习惯地将数形思想引入,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有理数、无理数和其他的数学问题时对这种思想能更加熟练地使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初期,要重视指导方法,使得学生渐渐对这一思想方式进行熟悉以及运用,理解和掌握这个思想的使用方法步骤以及可以使用的条件,逐渐在大脑形成数形结合意识。其实数学这一学科是具有趣味性的,因为它和生活联系密切,也有很多有趣的游戏,金融理财等都是和数学息息相关的。通过数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联系到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假如可以用数学符号以及图形来表达的话,可以更大限度地给学生直观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准确并且快速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得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用到数形结合思想的地方还有很多,怎样让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为我们初中数学教学服务呢?这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去研究,去探索,去运用,以便让初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学得更直观,理解得更明白,也为初中的学生在以后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中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冰秋.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8(24):69-71.
[2]夏佳香.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8.
[3]吴康健.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