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674300
摘要:在教学中总会遇到很多难题,“学困生”是教师怎么也避免不了的一个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自律性差、与班级有时格格不入……对于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归因分析
引言
学困生,一方面,因为高中数学难度较大,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吃力;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数学阶段的学习。为此,我从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入手,提出了一些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徐盼盼解决方法。
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本身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这门课程太难,自己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因此,在上课时,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降低了学习的要求,学习效率也不高。另外,在“学困生”中间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智力超常、成绩中上,但遇上背诵、默写的题目就一塌糊涂,尤其是考察综合素质的“作文”,那更是一字没有!然而,不管多难的数学题,他们只要认真思考总能找到答案。这种学生是属于典型的自身动力不足类型。
(二)教师讲课速度过快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讲课时教学速度太快。虽然,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内容。但是,学生没有进行消化学习和理解的时间,对很多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明白。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上课走神、不爱学习的情况。同时,教师讲课速度太快,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中学生会无精打采,无心学习。因此,造成学困生在学习时更加困难,也增加了学困生的数量。
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和建议
(一)帮助学困生寻找正确的解析方式
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帮助,不能获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和解题技巧,难以得到足够的知识辅导。
为了使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以习题为例,寻找正确的知识解析方式。
(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我们从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不会数学,认为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知识,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理解。长此以住,学困生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会失去自信心。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鼓励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学困生逐渐变成品学兼优的学生。
(三)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何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教师还是需要家长的配合。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与家长电话沟通,在沟通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其次,家长面对自家孩子的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共同找出原因。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纳家长的意见,聆听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四)帮助学困生跟进课堂学习情况
课堂学习是学困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进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在课上,学困生有可能会因为个人理解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所以教师需要给学困生直接的关注,了解学生心里所想,有所针对地克服这一困难。首先,有的学生会因为难堪、不好意思等情绪因素,在课堂上难以对教师做出及时反应,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困惑,对此,教师可以在回忆之前的知识点环节,提问学困生,让他们能够参与课堂之中。
(五)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模范
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在学期的刚开始会产生学习的热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产生疲惫感。对此,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困生保持学习热情。首先是明确学习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是分数上的,也可以是名次上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树立一定的学习模范,帮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就学习目标而言,数学教师可以按照课时,为这一部分的课时训练设定一定的目标。有的课时比较简单,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保证练习过程之中的准确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更改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打破学困生在学习中的阻碍,让学困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提升自己,彻底摆脱学困生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刘奇.培养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张淑春.适合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教法与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李晶钰.探讨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归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