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洋
南京市六合区程桥初级中学 211500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做合一”理念十分符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渗透这一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促进其高效自主学习的同时,提升其历史学科素养水平。因此,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做合一;教学策略
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策略都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要全面的发展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教与学之间不断地摸索,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实况随时的调整教学方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进而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一、理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来设计教学策略,即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制约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提升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讲授方法过于单调。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背诵记忆情况,却忽视了对其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当前的生本教育理念。基于此,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组织课堂合作探究与课外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动脑”,培养探究意识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细心引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高其创新能力。如在《三国鼎立》一课教学时,这段历史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曹操,而后世对曹操的看法褒贬不一。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从多方面搜集材料,从曹操的生平事迹、做事方法以及对三国鼎立的影响等方面来归纳整理,最好能根据史料有自己的看法。在上课时教师可让学生针对曹操进行评价,如有的学生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大奸臣;有的学生却认为曹操平定北方,一统中原,有利于国家安定、繁荣昌盛,是一个治世能臣等。对此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并适时的给其呈现一些有关曹操的正史资料或者播放解说视频,让学生对曹操本人形成综合的评价和认识,进而也完善其推导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自身教学方式,以有效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
三、增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和学的同时还要做,这就会导致原先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变得薄弱起来,教师需要参与到学生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关课堂活动进行良好的互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在《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教学时,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熟悉,尤其是看过一些明朝电视剧的学生更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可与学生积极互动,并和学生讨论一些君主专制制度下的问题,如对于朱元璋废除相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宰相胡惟庸和大将军蓝玉的小人性格导致的;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朱元璋巩固自己帝权的结果。对此教师要和学生深入讨论交流,并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有的学生由于伪历史电视剧的误导,导致其对历史认识出现误差,教师要及时运用史证和史料给学生指正。同时在给学生讲完课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出建议,可以匿名的形式将其写出来,教师可选择性的调整教学方式和计划,进而实现课堂上的教学合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互动交流,并从实际的教与学出发解决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能高度的实现课堂“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虽然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年代相隔甚远,但其中的教与学相结合,学与做相统一的精神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对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优化、创新教学手段为其提供自由的思考与探究空间,真正实现教、学、做的有效融合,启发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进而在全方面提高学生历史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立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J].福建陶研,2019(04):14-16.
[2]王宜中.“教学做合一”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06):47-48.
[3]单亚萍.浅探“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D].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