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优化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覃丽梅
[导读] 于课堂提问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会对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提问的优化方式进行探讨,以此在强化对学生的提问下,促进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发展
        覃丽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都阳镇初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 530800

        摘要:基于课堂提问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会对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提问的优化方式进行探讨,以此在强化对学生的提问下,促进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发展。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

        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属于不容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还能够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下,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此,作为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优化起课堂提问方式,如此在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情况下,实现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1]。
一、选择提问角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提问角度。一个良好的切入角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行强烈引发,还能够加强下一教学活动的导入力度。对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方式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好相应的提问角度。另外,新课改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因而教师在提问时,也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在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量进行关注时,也要对“问题能否实现对学生美好语文学习情感的激发”给予重视。因此,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在选择问题角度时,应该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为核心,在对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进行结合后,以对学生美好语文学习体验的激发为问题切入点,对学生展开课堂提问。如此方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其思维的碰撞中,促进其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就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此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其中作者通过回忆已故母亲,通过深切怀念母亲之情进行了表达和记叙。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以叙事人物形象和作者在叙事中所倾注的情感为着手点,对问题进行设计。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之前,对学生提出“文中母亲是怎样对生病的儿子进行照顾的”“从此篇课文中能够体会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阅读,并标注出与问题相关的语句。而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一般能够在思考相关语句时,加强对文中母爱力量的体会,能够对作者所塑造出来的细心、耐心、小心的母亲形象进行强化感受[2]。学生更是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通过对作者深深思念之情的体会,对作品主旨进行领悟。从而能够在深化学生对叙事散文人物形象的认识下,提高学生对叙事散文的分析,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伟大母爱的体会。进而能够在提升学生课文掌握度的情况下,达到学生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二、把握提问时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展开大班授课制度。而在此制度背景下,不同学生因为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的不同,所做出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反馈也会存在不同。而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仅应当对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关注,还应该对不同学生的多元化语文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接受能力、发展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要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展开课堂提问。要通过对不同教学情景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教学课堂的生成,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及时的捕捉;更要利用对提问时机的良好把握,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的提问。如此方能在共性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如,教师在对《荷叶母亲》进行教学时,不少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荷叶”和“母亲”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什么要将“荷叶”和“母亲”联系到一起?在此篇课文中,荷叶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面对学生这样的疑问,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后再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提问:请思考《荷叶母亲》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能否用其他的题目对其进行替代?请说明能或不能的理由。而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则会充满讨论兴趣[3]。在此时,学生们就能够说出,作者是利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母亲比作了荷叶,将自己比为了红莲,课文中“荷叶慢慢的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面对不减退的雨势,红莲因为荷叶的遮挡而不再摇动和倾斜”,就正如伟大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无私奉献和隐蔽保护。在这样的启发联想下,作者就选择了以“荷叶母亲”为题。事实证明,学生如此的讨论和思考,不仅能够加强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还能够加强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能够在其思维能力和讨论能力的提升中,促进其学习效率的增强。
三、注重提问逻辑
        实际上,阅读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而学生的阅读活动,首先是接触文字,在对文字所载体的含义进行了解后,再对文本内部进行阅读,对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感受,对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作品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进行体验。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察、感受和思考进行探索理解,并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阅读引导。同时,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选择角度和把握时机,还需要注重逻辑,要以文字和文本为着手点,层层递进,循序渐进,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譬如,教师在讲解《金色花》一课时,就需要对问题的逻辑意义给予充足的重视[4]。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对课件中能够体现孩子顽皮形象的重点语句进行展示,如“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当你沐浴后,湿法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等等。接着,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相关的文字,“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求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联系,对这些文字里的深层含义进行思考分析。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能够明白,“我”一直以不同方式在母亲身边,却只有母亲不知道。是“我”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之后,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思考中,对几个有纵深意义的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此种深入挖掘的课文学习中,加强对课文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如此就能在深入引发学生思考下,来加强其对课文所蕴含思想情感的感受,从而实现其学习有效性的不断增加。
结语
        事实证明,提问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在如今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利用优化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展开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思考分析中,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能够在其思维的激发下,问题意识的培养下,促进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伟.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思考[J].读与写,2018,15(26):45.
[2]郭修荣.漫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以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6-18.
[3]阿依姆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20,(8):277.
[4]杨金洁.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魅力中国,2020,(13):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