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芳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五小学,福建省 宁德市3553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俨然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此在有效性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的情况下,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堂学习;实效性
在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和同学、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加强对课程知识的探究。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应用进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在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1]。
一、科学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让学生完成共同的任务,以自主探索为基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自己思维的展示,对小组不同成员思路的优化整合,对个人思考成果向全组共有成果的转化,利用交流和群体智慧对同一问题进行解决的互助性学习方式。此种学习方式,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前提是科学分组和明确分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效率,首先就需要以对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考虑为依据,对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共性后,要通过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把握,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划分。每一学习小组不仅需要人数上相当,综合实力上也要旗鼓相当。避免出现某一学习小组成员皆为优秀学生,某一学习小组成员皆为学困生的情况。
其次,教师需要指导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对自己的独特优势和能力进行充分发挥;要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通过对“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理念的遵循,加强学习小组的综合竞争力和合作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中,实时的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适当时,还可以优化和改变分组形式。如以男女生比例为依据的分组;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前提的分组;以学生意愿为核心的随机分组等等[2]。但无论是何种分组形式,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合作目的进行明确;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的参与到小组的集体活动中;要通过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树立,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责任的担负。教师更是要在对小组活动纪律进行明确后,让学生彼此理解和尊重小组成员;要指导学生加强互动,要让学生尊重他人的成果;要在对他人的长处进行学习时,对自己的短处进行弥补;要学会在提出自己的见解后,也对他人的意见观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此一来,方能真正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才能让学生在高效的合作学习中,实现自身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的加强发展。
二、正确合作,把握契机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教师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契机,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在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契机之后,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
如,教师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不同形状的彩纸剪出一个个小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而后再将其拼成所学过的图形。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是否存在关系?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动手能力也较低,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剪切图形、拼摆图形等操作进行合作完成,并引导其在小组合作的交流、探讨中,多样化的分析问题、得出答案[3]。而学习小组也会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分析整理,而以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解答,更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成员思考的不足之处,补足其漏洞。而学生们经过总结归纳,能够明白“两个同等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同等大小的正方形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四个同等大小的正方形则能够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进而也就能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关系。通过如此方式,学生们就能够一步步的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能够在其合作学习能力和推导能力的增强中,提升其学习实效性。
三、掌握学情,选择内容
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当时的教学环境为依据,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选择,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个人就能够对较为简单的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只有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学习内容时,学生个人才会存在解决不了的情况。此时,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学习,对课程进行理解。
如,教师在教学“统计”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对“学校门口在一分钟内驶过的各种车辆”的视频进行播放,并让学生对所驶过的车辆进行完整统计。在这个时候,因为学生观看的速度跟不上视频的播放速度,因而学生若是单独的进行观看、分析和统计,不但会加大学生的难度,还会出现统计错误的情况[4]。对此,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明确任务、合理分工等等,对教师所提出的任务要求进行良好完成。如一个学习小组中,可以将成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成员专门对视频进行观看,一部分成员专门记录。而后记录的成员又分为统计货车的、统计公共汽车的、统计三轮车的等等。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会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对统计方式进行加强掌握。从而能够在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方式的掌握中,实现其合作效率和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加强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以所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进行准确把握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此在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下,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来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3):58.
[2]吴天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效性的策略浅谈[J].中外交流,2019,26(23):347.
[3]颜世娟.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数码设计(上),2018,(2):244.
[4]邓淑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