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 张园
[导读] 传统教学已不适应教材改革的需求,语文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课程也必须进行调整,而我认为调整的重点在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
        张园
        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   
        (一)新教材改革的趋势及近几年高考语文现状
        据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道德和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其中语文教材的变化明显增加了对传统古典诗词的阅读和背诵,而一年级教材中便有《论语》等经典文章的选段,教材的改革势必用高考来撬动,从而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阅读文字逐年增加,阅读写作比例高达90%,预计在未来的高考中,命题人会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查阅读写作能力,正如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高考语文的改革会让15%的考生做不完题,而“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写作能力薄弱者将吃亏”,这并非危言耸听。传统教学已不适应教材改革的需求,语文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课程也必须进行调整,而我认为调整的重点在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
(二)重视阅读,以读促写。
        1、课内教材阅读的延伸。根据教材的选录,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被入选的篇目均为典型的经典之作,如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我与地坛》,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我们在讲授这些文章时,除了了解文章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文章因什么而成为经典,在此基础上进行借鉴,多借鉴模仿便能进行自我创作,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具体篇目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特别重视人物形象的描绘,作者变化多端的手法,或虚或实,或正面或侧面,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手法,或借用人物的自身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实现人物性格特征,此篇文章在人物描写、性格塑造方面可谓鬼斧神工。在分析文章时,通过本文人物描绘方面的归纳借鉴,课后进行人物片段作文的仿写,能让学生在刻画人物上游刃有余,成为点睛之笔,使人物栩栩如生。而《我与地坛》中侧重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流露出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慨,对母爱亲情伟大的赞美,字里行间中流露的朴实无华洋溢着作者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我们在讲解本文时,可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善于捕捉身边事,用细腻的真情去叙写去感受,从而发现写作并不是难事,可以通过讲述真实故事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可以为“我最想念的人”“最触动我的一件事”“最感人的一部电影”等符合学生身份经历的话题。
        2、试卷中不同题型阅读的拓展,提升不同层次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我们平时必须进行相关试题训练(专题或者套题),但我们不能让学生限于机械的题海战术中,毕竟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我们在让学生做题时,必须贯穿一个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试题中的阅读思维与写作联系起来,完成语言和文字的统一。
        实例1:论述类文本阅读。此类题型以三个选择题出现,考查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需学生掌握筛选、概括能力,我们在讲解此类题目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话题,然后勾画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在做题的过程中也熟悉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同时用我们熟悉的教材文章(《劝学》《拿来主义》)加以辅证,这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很有帮助,在阐释观点时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实例2:小说文本阅读中,借鉴写人、叙事的方法。高一年级作文教学时,我们通常侧重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而学生平时在做题时,也很喜欢先看小说,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除了让学生完成相关题目之外,对于小说的鉴赏要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社会主题)也让学生心中有数,读完一篇小说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相关写作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的波澜、结局的深意等。如余华《活着》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我们可以鉴赏精彩的环境描写选段:“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此段描写不仅刻画了主人公(乡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更透露乡村生活顺应自然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在记叙文写作中不能单一写人写事,文中需要适时的插入环境描写,从而达到衬托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   
        实例3、文言文阅读中不断深化,巩固知识,搜集素材。在我们的知识板块中,文言文是重难点,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有时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下面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需要对传主的主要经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刚开始我们尽量去筛选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人物选段,以《萧何追韩信》为例,打开同学们的思维,联想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胯下之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在选段中看能否找到对应依据,用同学们熟悉的内容激发探究未知的兴趣,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人物,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采用“人物+主要事件+优秀品质”的模式,让同学们搜集作文素材,在枯燥的文言文阅读中,采用历史典故激发学生兴趣,克服畏难情绪,形成习惯思维,从而让做题迎刃而解。(附历史人物故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陈蕃愿扫天下雪、班超投笔从戎、项羽志大才疏、匡衡凿壁借光、祖逖闻鸡起舞等)
        3、阅读经典名著中学会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经典名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根据教育部推荐书目做阶段性计划,每天养成20分钟的阅读习惯,每月完成相关书籍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引发学生思考:(1)、该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2)、最感触的场景。(3)、你的内心感受。读完可以采用读后感、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书评等方式做好记录,还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经典作品的解读视频:如《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听听名家是如何诠释经典并以此来借鉴。
(三)写作离不开阅读,让写作促进阅读。
    高考作文评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衡量标准,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总是一件难事,最大问题便是无话可写,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寻找丰富的素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尝试:
        1 、优秀作文赏鉴。可以印发借鉴性较强的优秀作文,并根据名家点评进行相应地模仿,若文章语言明白晓畅,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会说话,耳濡目染,形成习惯;若文章内容充实具体,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搜集素材;若文章情感细腻真实,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细节,去发现触动人物的事件。这样将作文的的借鉴点细化,逐一攻克,就克服了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觉得写作并不可怕,甚至爱上写作。
        2、学写读书随笔。若一开始的写作便抛出一个话题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学生会就事论事做简答,甚至言之空洞无物,但如果他读了相应的书籍作品,至少能对文章做最基本的复述,对内容有了把握便能有话可写,而你要完成写作随笔便不得不去阅读。例如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以“歌咏青春”为话题,毛泽东的青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郭沫若的青春是“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闻一多的青春是“无怨无悔的奉献”,青春的颜色丰富多彩,而茹志鹃《百合花》中的青春又是如何阐释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促使学生去阅读去领会,所以写作的需要推动了阅读。
        3、作文素材日积月累。新教材的编写以同一类主题设置单元结构,如“青春”“劳动”“中国文化”,我们可以就单元目标设置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课内现有的素材,从而进行延伸去搜索相关话题的人物(古今中外均可),这又需要同学们到书籍中去寻找,同时又促进了同学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张彬福教授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书面语写作需要阅读所得到的知识、见识和思考来充实,也需要阅读所学的文章做法为范例,于是写作也可以引发阅读选择和阅读积累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语文学科侧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重点便是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在与多元文本的对话及自由写作中感受语言内涵,进而传承我们悠久的文化底蕴,发扬中国文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