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蔡建新
[导读] “探究”往往意味着求索,往往彰显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蔡建新
        福建省漳浦第四中学363215
        摘要:“探究”往往意味着求索,往往彰显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探究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初中数学教学本身的规律与特点来看,数学本身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予以解决的一个学习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尤其应当注重这种教学规律。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运用
        引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探究性的姿态面向学生讲述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自我求索之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往往来说,善于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课堂恰恰也是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借此可以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大有裨益。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索精神
        在初中数学中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刺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也就是说,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不同的数学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着更多的探索欲望。比如,笔者在给学生教授“立体图形”的知识时,就从不同规格的桌子入手,探索桌子构成的线与面的知识,并带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内涵进行充分的解读,拿常见的桌子作为例子就能够给予学生更强烈的探索精神。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的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这种探索精神的指引之下,来激发自己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营造更为良好的数学学习状态。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更加充满趣味性,学生也能够更加沉浸在这种教学之中,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具主动的意识,这是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必备前提。
        (二)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不拘泥于某一问题的具体形式,而是以更加开阔和多元的思考方式来应对具体的数学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就曾经利用图片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这就特别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教师应当善于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初中生能够更好的通过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其发散性的思维品质。教师要着重于把探究性学习的这一方面充分的展示在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之中,使初中生不拘泥于某一问题的确定范式或具体的答案,而是让初中生能够真正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来展示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质。从这个角度来讲,能否具有发散性的思维也关系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运用
        (一)自我求索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去探究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而言,在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探究精神去摸索所有问题的答案。这既让学生有学习上的获得感,也让学生具有求知的动力。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来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等腰三角形的例子,有的同学就列举了空调外机的支撑架、高压线的支撑架等等,与此同时,我也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绘制等腰三角形的模型,同样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最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这能够最大化地去让学生探究问题的来源和探究问题的生成基础,去理解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路径和解决逻辑。通过学生的自我求索的过程能够真正使得学生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深切地思考知识的起源问题,能够较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着重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之下来完成学习任务。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恰当的启发能够使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加具有效率性。比如在教“相交线与平行线”中我就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物作为启发对象,我让学生回到家之后,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的现象和平行线的现象来向我作一下具体汇报,实际上这些都是很好的启发过程。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有效的启发之下来探索以及摸索数学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更加具有主动性和兴趣性,这对于充分的发挥学生知识学习的主体性来说,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数学问题解决的多元化,由此能够更好的使得教学过程的实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三)情境式的教学方法
        任何学科都应当具有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是该学科成熟的基础。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身临其境,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比如,周围景物、事物的运动蕴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树叶、蝴蝶、房屋的形状及人体等,可以感受什么是“轴对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汽车途中的交汇,感知什么是“速度的变化”等等。换言之,这对于学生能够融入生活式的教学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设置科学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内心体验感,这种内心体验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生活中的情境移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其真正的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这既有助于初中生更快的理解数学问题,也有助于初中生能够迅速的在教学中找到生活的感受。
        结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探究性学习的主旨和意涵,也要真正的知晓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和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由此才能够使得探究性学习更加富有实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对探究性学习的整体的改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方荣富、张晓珍.《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
         [2] 张孙庚.《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0).
        [3] 杜燕婷.《探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