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李文秀
[导读]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离不开其素质的培养,人的一生中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其小学阶段。
        李文秀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617061

        [摘要]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离不开其素质的培养,人的一生中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其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在小学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引导工作。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课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课让学生离开教室进行身体和心理的锻炼,这是其他文化课不能做到的。下面我们将怎样能够把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和小学体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培养;途径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心就是德育教育,数、语、英等学科都能和德育教育轻松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说,就显得非常困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巧妙的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小学体育教学不但锻炼的学生的身心,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渗透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推进德育改革;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影响下,许多体育教师以及校领导都不重视体育, 认为体育只需要发展专业技能及身体素质即可,根本没有去挖掘体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教育。事实上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发现目前体育教学中德育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二)丰富了德育教育内容;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的价值不但在于掌握运动技能或者改善学生生理技能,还包含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审美情趣及社会化发展等各方面。通过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就能够挖掘德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从而补充与加强德育工作,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先要坚持德育。德育是做人之根本,更是促进一个人成长之根基。现在我国处于开放的多元化背景下,小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还未形成,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就需要从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分析影响因素,同时有针对性提出合理的对策,才能够有效解决德育教育的影响因素,才能够发挥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
二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之渗透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非唯一的, 而是可用多种方法。我对自身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进行渗透。
        (一)理论结合实践渗透法;小学的体育教材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大部分,而理论部分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比如体育教学的目的及任务,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从而树立锻炼好自身身体的思想,并将参与体育锻炼和新时期所承担的重担相结合;从而启发学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敢于坚持锻炼,提高学生身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让小学生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小学体育教材的理论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体育教材实践部分同样属于体育教学中重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技能体现。每一个体育技术动作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教材与教学中各种教学因素,才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对小学生开展各个方面思想教育。


        (二)游戏渗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内容并不少,比如跑、球类、跳、游戏以及体操等等,在这些项目中让学生最为感兴趣是游戏, 所以在进行各种类型游戏教学过程中就要渗透德育, 因此采用游戏渗透法是一种重要方法。当然游戏渗透法也不能够过于随意,而且教师不能够凭空设想, 必须要从学生个人发展所需出发,将学生获取运动快乐感与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当成教学的目标思想。游戏渗透法比较重视各个项目独具的活动乐趣,同时还要强调学生自主的、愉快的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游戏教学主要形式就是要让学生将快乐学习体育作为学习目标,当然真正目标还是要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体育教学,要从中获取体育知识,体会体育学习的快乐,继而持之以恒,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当然游戏教学必须要从实况入手,不能够凭空设想,要让教学内容充满活泼,游戏有所获。比如在学习 100 米跑步时,将全体学生按照标准划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每个学生跑完 100 米后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个学生,先跑完的小组获胜。在整个活动将德育分为 100 分,将德育渗透到游戏规则中,活动过程中哪个小组呐喊时有脏话扣 2 分,
有攻击对方话语扣 2 分等,通过这些游戏规则就能够提醒学生要树立自身品德。
        (三)情景体验渗透法;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教学情景,激发小学生从运动基础上去体验快乐,通过表象、回忆以及联想等各种暗示,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的鼓励与欣赏,让小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好的做法为: 不能够清一色划分男女角色界限,男女可划分成一个小组内,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释放内在能量,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活泼起来,并且还具有评断课堂的权利,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于单一,要在全班学习基础上多采用小组学习、个别体验、游戏比赛以及表演展示等各种学习机会。对于一些典型创意,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赞扬。当然体育是教学主体,要让学生从主体中感受丰富的感受,并非仅仅得到体验运动的快感, 还要包含与同伴间进行合作时的心灵体验,比如采用比赛那种扣人心弦的刺激、获胜后的畅然等等, 有一些德育体验可以用言语表达,有一些只能是意会而非言传。在体育教学时,有一些体验是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个别对待, 实行差异分层,每个学生参与各个层次均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就要尽可能创造每一个学生能够亲历的活动,使学生都能够有所感悟。
        (四)言传身教法;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关键就要是教师要言传身教。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认知能力并不强,对于这种幼稚期的学生可塑性大,道德意识、自我意识也还正处于萌芽状态,喜欢模仿。而健康的个性且是身心和谐发展之个性,属于一种创造性个性。各种体育活动均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置身动态之中,但是身体活动并非只是对机体施加了刺激,同时还能够造成各种心理感受,让思维和机体密切结合,通过活动充分显示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学生还能够通过运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以及被尊重后的心理满足,从中证明个人的能力,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要谈吐文明、举止大方,教学时要讲解清楚、言行一致、示范规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怕苦累、吃苦耐劳、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师要求学生的动作,自己就要先做到,用自身行动激励小学生,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一定社会环境下的实践获得,让小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三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团结奋进、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谦虚、诚实及懂礼貌的道德品质。当然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并非简单事情,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现代化时代对教育要求更高,因此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还必须要结合学校实况选择合理的渗透方法,才能够将德育真正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开创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丹.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8(16):140-141.
[2]辛桂芹.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7):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