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枫树小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尤其是对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思考力、全面发展的意义。在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后,依据课程大纲和素质教育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科学分组、布置学习任务、小组实践三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科学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的教学中,获得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呢?
一、小学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对学生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学习模式使学生逐渐适应集体,增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具有极强的社会性,虽然学生因所处环境和年龄的原因社会参与度不强,但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迟早要全面进入社会。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的缩影,通过构建一定的条件,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就是在为小组学习做贡献,从社会集体的角度来讲,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学习中与同学的交流讨论相当于将自己融入了社会,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极大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这对学生今后走进社会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观点的激烈碰撞与融合,得到合理的答案。这种合作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发言中,把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分享给组员,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勇气和思维,唤醒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自我意识,学生可以发挥自己个性,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
(三)提高学生思考力
课堂上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呈现出适从性,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如某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不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是处于倾听的状态,回答者答案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裁决,并没有参与进学习思考的过程,对正确答案表现出盲从的态度。而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进学习和思考的全过程,从学习知识到发言讨论需要每位学生的参与,在组员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纠正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学习错讹,提升学习结果的准确性,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个过程还潜移默化的加深了学生对正确答案的理解。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为集体荣誉而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对问题的自由讨论气氛,让每个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优点,通过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学生也能分享自己获得知识的快乐。锻炼了学生的交流的能力,让那些不善言辞或怯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渐变得敢于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塑造学生的个性。
小组讨论中所有人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满足每位学生自尊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模式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自己,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切不可随意分组,必须遵照科学分组的原则,保证分组的合理性,才能达到分组学习的目的,保证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对人员作出精细化安排,在对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科学计划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不能让一组中学习程度相等的学生太多,这会人为造成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学习好的学生自然可以得到提升,但学习不那么好的学生没有引领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提升。除此之外学生性格也是影响分组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将课堂表现的较为活跃的学生与性格较保守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很有可能性格保守的学生完全没有发言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分组时务必要保证每个学习小组都至少存在学习优秀、学习普通、学习较差三类学生,防止出现两极分
化的现象[2]。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具有上升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带动整个班级学习水平共同提升。
(二)布置学习任务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小组合作的成效既取决于学生的能力,也受问题难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尤其是刚开始不能选择难度较大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适应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学生逐渐适应合作学习方式,与组员的配合更为默契,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便可以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比如教学“水的三态变化”时,先在多媒体设备上让学生观察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过程,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水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实验,然后教师再从科学的角度为学生讲解水的变化原理与影响因素。
(三)小组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许多学生说起科学原理滔滔不绝,但到动手实践的步骤就束手无策了,因此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从理论转向实践。当学生对知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内容。比如教学“利用太阳能”一节时,教师讲解完关于太阳能的知识后,让各个小组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并研究什么材质的热水器效率比较高?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率的有哪些因素?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尝试不同的材质,如塑料瓶、易拉罐、不锈钢水杯、茶碗等,最后发现易拉罐材质制成的热水器效率最高。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告诉学生一些不易大发现的要素,比如将热水器表面涂黑可以提升热水效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黑色可以提升热水效率。通过这些科学实验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开展有持续的良好的兴趣[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践与推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李玉莲.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20(04):170
[2]刘佩红.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85
[3]杨国效.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J].新课程. 2020(29):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