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张秀真
[导读] 本文就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做一个浅显的思考,主要从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几个大的方面来谈。
        张秀真
        曲阜市息陬镇小学   273100

        摘要: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往往不如语文、数学、英语教育,大多数人不重视,没有把它当成一门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的课程来看;但理论和实践证明,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未来取得较大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做一个浅显的思考,主要从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几个大的方面来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教育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起始阶段,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因此,这一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良好的道德与法制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如今的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可以从基本的学术条件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立足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通过各种图片、对话、提醒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将这门课程的初衷有效的实施下去呢,我们作了如下思考[[[] 杨波.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J]. 学周刊,2020,(28):131-132.]]。
        
一、提高教师教学理念水平
        老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得对课程结构、体系、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要对所教授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有自己的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达到做好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前,必须要以“致力于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且不仅是把它当做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一种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新课改的理念,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水平:首先,必须立足于新课改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所在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既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殊性。其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不能单一地考量,应该要在全班、单元、教材乃至学年的整体教学目标中去决策制定。教学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与首尾呼应互不矛盾的。最后,教师必须学习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知识,了解小学阶段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式方法。教师要会整合时代和社会的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如此一来,教学才能有序组织开展。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计算机逐渐渗透入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逐渐推广开来,已经出现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多功能型教学仪器,由此教学辅助方式越来越多,因此,当前学校与教师如果可以应用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参与教学过程,那么它就能最大程度有效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成果最大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首先,它是数据统计的最大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到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像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起单纯的“照本宣科”,会更喜欢增加声音和画面带来的强烈的冲击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深刻的印象,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和对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课件和课堂活动也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发挥“1+1大于2”的作用。从而对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课程,而传统教学中,不重视实践,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是一个重要策略。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把所学学科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教师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甚至可以把上课学到的东西放到生活中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主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参照活动、体验、内化的逻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创设教学活动主题。品德课堂要回归生活就是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往往都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较少,没有顾及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使得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变成了死板的书本理论的教育。儿童自身与周围的生活世界的接触没能与课堂上书本中的世界有效地沟通起来,思想品德教学也就没有办法真正深入儿童的真实内心,没有真正对儿童的心灵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知。因此,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努力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整合现实世界的生活与课堂世界中的生活,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使德育课堂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陈彦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策略[J]. 新课程,2020,(40):237.]]。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进行学生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时,举一个例子:最近的小朋友都在玩一个新出的玩具,你也想要但是爸爸妈妈不给买;但是在你上学的路上,如果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足够买你心仪的玩具的那么多钱,你该怎么办?要拿来买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还去交到警察叔叔那里去?又或是在讲授乐于助人这一美德时,举例说:小明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只顾自己从来不照顾别人的感受,他接受别人的帮助但是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不愿意帮同学递个本子、不愿意借同学橡皮擦更不愿意与同学共同值日,同学们会和小明做朋友吗?同学们想成为小明这样的人吗?有了这些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案例,教师可以轻松地激发求知欲,从而推进课堂教学。[[[] 于晓君.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合对策探微[J]. 考试周刊,2020,(79):111-112.
]]
四、总结
        总之,要做作为一名合格《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就应该打牢自己的知识能力基础,把握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书本中学到生活世界的相关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发展进步从而成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