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李福明
[导读] 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和智力的提高,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李福明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四川  广安638500
        摘要: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和智力的提高,而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低下,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的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思维;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面对某一问题,可以探索、寻求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思路更加的清晰,让学生敢于创新,让学生勇于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1注重知识的传授
        当前在部分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节约课堂时间,会在教学中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讲解,教师会让学生将这些概念和公式进行背诵和记忆。而学生并没有经过对知识的探索、分析、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概念的形成。这种一味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得到了制约。
1.2重视培养解题技巧
        在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中,教师会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可以通过习题的练习以及考试分数来体现,因此教师会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题进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加强对每一种不同的题型的掌握,从而能够在面对数学题时形成固定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失去了对问题思考以及深入分析的过程,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
1.3重视标准化答案
        在部分的教师眼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做数学题目时,教师只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理解是否一致,或者是学生所得出的答案是否和标准答案一致,而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意味着学生要不断的质疑,创新,探索,而质疑、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偏差,而部分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不允许学生产生与教师思维方式或者是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案。而这种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如果害怕学生犯错误,害怕学生因为犯错影响教学进度或者影响到成绩的提高,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教师所教授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进行解题,不会质疑、不会创新,导致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成为空谈。


2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策略
2.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要明确学生发散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的,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理解并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数学难题时,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够促进思维的发散。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很多基础概念或者公式不理解,或者是掌握了概念,但是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就无从谈起思维的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要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概念公式之后,还要了解概念和公式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够发掘不同知识点之间隐藏的联系,才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为发散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营造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所树立的是过于权威、严肃的形象,且营造的课堂氛围是严肃、呆板的课堂氛围,那么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是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如果他们对某一知识点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也不会轻易的表达出来,他们担心出错,或者是担心受到教师的责备,而这样的氛围也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如果教师为学生营造的是平等、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师所树立的形象是尊重、关心学生的形象,并且给予了学生探索的空间,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够畅所欲言,进而促进思维的发散。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构建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不被局限于教材上,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和思考,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2.3进行开放型问题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教材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题目,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题多解的习题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解题思路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一题多解题目,并对题目可以采取的不同解题思路进行整理记录,然后在教学利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探究知识的思考状态,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如解不等式3<∣2x-3∣<5。面对这一题目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绝对值的定义、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等价命题法、绝对值的集合意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题目,加深了对绝对值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4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很多学生在考试时考试成绩不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质量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的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这一题目考察了哪一种知识点、哪种解题方法最为简单、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式等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后,就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能够轻松应对,还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数学成绩的提高。
3结语
        培养高中生的发散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行动,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玛洛旦. 发展数学思维,打造高效课堂——浅析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学周刊,2018(23):117-118.
[2]水莉莉,周霞. 高中生数学发散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40-141+169.
[3]范叔旺. 提高课堂例题有效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