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核”置“复,赢“考”在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考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1期   作者:杨秀梅
[导读] 对于初中生而言,打好学科复习大战,才能在中考中过关斩将、拔得头筹。
        杨秀梅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新芜学校   241100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打好学科复习大战,才能在中考中过关斩将、拔得头筹。而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功课,用怎样的方式去复习教学内容,还是要回到学科的最本质要求。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近年来,核心素养慢慢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标准。因此,在复习中联系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备战中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考 复习策略
一、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布,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往我们说素养,是指个人的修养,包括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等。然而核心素养与传统的“修养”不同,核心素养是强调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素养。
二、纲中有“核”
         1.考纲变化的角度解读
        以2019年考纲为例,2019年考纲共变化70处,新增9处、拆分4处、表述变化32处、位置迁移3处、考点合并及变化5处、删除17处。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目的,都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进行理解。例如:2019年新增考点9处,其中考点“设计一次‘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活动,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培养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祖国的政治认同感。因此,解读考纲的编写和变化围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想必也是能够有效把握考纲。
        2.考纲模块的角度解读
        同样以2019年考纲为参考,考纲模块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组成,相比2018年的变化在于将第二模块的“我与他人的关系”扩展为“我与他人和集体”,减少了第三模块的集体考查。总体而言在模块的设置上变化不是很大,不过将他人与集体统一模块,更加方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联系。在设置上也可以使得模块内容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突出对于知识点内容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散。总之,三大模块的设置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3.考纲例证性试题的角度解读
        例证性试题作为考纲的第四组成部分,为中考题型的设置给了大方向的定位。在题型设置上,依然是延续以往的传统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在选择题上,2017年取消的单纯性时政题以将时政知识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出现在试题中。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到日常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是考试命题的一个出发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帮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进行判断和行为,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同时包括非时政选择择题,采用了漫画题、材料引用出现名言警句或哲理性语言。这些题型的设置大都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复中有“法”
        1.传统复习与主题复习相结合
         复习首先离不开对于书本知识点回顾,传统复习方式就是按顺序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温,是一个“熟悉化”过程。不过在复习方式上,教师要有所删减,同时能够创新高效地整理知识点。比如,就我个人而言,在一轮的传统复习中,利用机构图从最基本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整合知识点。展示两张日常课堂学生的笔记,关于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内容。
        

        
        2.题型练习和答题指导相结合
        想要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应试技巧是必要的。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讲,更加要掌握技巧和策略,才能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对于题型练习,需要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对几大题型。在选择题练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认真仔细审题的要求、题干、问题等,其次逐一分析选项的内涵、正误,特别注意对于题干与选项间的关系,是否外延相等、是否联系直接等,同时需要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活用排除法,熟悉选择题常犯错误。
        3.以生为主和核心素养相结合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是最为活跃的,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的挑战。但是也同样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于事物保有的热度不能够持续。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要从课堂活动下手,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去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比如,开展复习小报展示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复习主题和要求,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归纳书本、合作学习,利用课堂时间展示学生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在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独立思维,加强对知识点内容的把握。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分享与交往,激发学习的动机、积累学习经验。再者,在复习课堂上也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使用希沃白板开展课堂竞赛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于内容的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试题制定,考查学生对于试卷的理解和整体考点的把握,并在考试后可以就答题技巧和卷面整洁等开展评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所有这些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发挥学生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缓解考试压力、健康成长。
        结语
        看待中考,即使它作为检验学生的一种方式,教师不能将观点局限化,只重“应试”,忽视“核心”。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去想这门学科要给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对于毕业的孩子,我们要给予他什么,难道仅仅是做试卷的能力吗?想必中考也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落实核心素养为旨,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考查。因此即使是在复习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学科最本质要求即学科核心素养。展望未来,我们为了树人而奋斗,而他们为了未来而奋斗,而世界的未来在于他们,只有立足于核心,减少形式,才能稳中求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