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菲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用适合提高本班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通过在课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并且在课堂上注重对于学生阅读赏析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教师阅读教学水平及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1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际上在小学时期,语文阅读大多是在课前或者课后实行的,较少的时候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前进行语文阅读可使小学生们提前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语文内容,增深小学生们对新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成效。课后阅读往往在教授完课文之后实行,这样可深入的增深小学生们对新学语文知识的记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然而在课中阅读,则是为增强某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中重点、难点知识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小学时期对学生们实行阅读能力培育,不仅可完善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体系,亦可扩展小学生们的视野,提升其文化素质,最主要的还是可推动小学生语文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因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会根据阅读的方式来增加小学生对新词语及新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偶尔还会利用阅读小故事来对语文学习中难点、重点与抽象的句子、词汇进行详细解释,使小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并认识新词与新句子,学会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提升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
1.3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与表现形式有助于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培育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为日后的文学鉴赏能力打下牢固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有多种文学作品,体裁、题材多种多样,课文中人物形象、语言和主旨,教师应教会小学生去理解、体会,用心揣摩,故此则需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及欣赏能力。对文字的鉴赏水平是培育小学生来阅读能力的有机部分,如若要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既必须要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2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尚有不足之处
2.1阅读教学缺乏,阅读能力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当面向学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小学生答题技巧与应试能力,教学重点更偏向于提高考试成绩,而阅读教学这种见效慢、周期长的教学活动安排严重不足,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阅读储备不够。另一方面,7-12岁儿童在不同年龄展现出不同特点,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参差不齐,学校在设置阅读课程或推荐阅读文本时也很少见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极容易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2.2阅读范围狭窄,阅读指导不足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仅以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为全部素材,并将阅读教学融入日常教学环节中,认为只要按教材授课,同时也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素材经过仔细筛选,贴近学生认知层次,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因为课本的知识面并不能全面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单纯以课文为阅读教学素材,长期讲解也让学生充满疲倦感,而且将课文讲解与阅读教学指导完全等同,也缺乏专业的阅读技能与方法指导,这样合二为一的阅读教学收效甚微,极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难以从更深层次品味文章,阅读能力也难有提升与突破。
2.3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不足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将语文知识梳理作为课堂重点,忽略了阅读课堂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阅读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也会让阅读课堂的氛围十分沉闷,极大地禁锢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创意想象。长此以往,这种无趣、单调的教学模式也会令学生对阅读教学失去热情与兴趣,教学质量也很难达到预期,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得不到明显提升。
3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
3.1精选课堂内容(如果可以的话,三个小标题尽量格式统一,谢谢!)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规划好自己的教学课堂,在准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向制订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教学计划。课堂内容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并且根据学生的课堂需求选取能够使学生健康发展、更好接受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总而言之,教师要提前根据新课标要求,制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计划。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主要包括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子段落的语法和文章的修辞逻辑思维的探究,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2培养学生兴趣,赞赏式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无论什么教学方案都需要学生对于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要赞赏多于批评,学生只有在得到夸奖时才能够注意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教师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进而对于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文章欣赏能力的培养,防止学生在看到好的文章时只能够发出“这篇文章不错”的感叹。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文章的辞藻运用角度、句子修辞结构和文章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想象得出文章描绘的情景和文章隐藏表达的情感,这是一种赏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对教师课堂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对于文章也能够产生喜爱之情,进而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3朗读评价侧重技巧指导
不少教师感受到了朗读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的“乏味”现象,部分教师经过教学反思,意识到问题出在评价环节并开始对评价做出调整,希望通过对朗读外部技巧的评价、指导,切实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此做法值得商榷。在阅读课堂上进行的朗读指导,不应侧重技巧指导,完全没必要对学生讲授重音、停连等外部技巧的相关知识,而应当将朗读指导与对内容的理解密切结合,这样才能让理解和表达互相促进。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斯多德的错处!”这句话时,没有必要去提重音的概念,而应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句话读的时候应该特别强调“亚里斯多德”这个人,让学生理解到如果伽利略质疑的是其他任何人,人们都可能觉得能够接受,而他质疑的竟然是亚里斯多德这个人们视为神一般的人物。这个句子,一旦强调了“亚里斯多德”,学生通过朗读,一方面能感受到当时亚里斯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伽利略勇于挑战权威的特点。像这样与内容密切结合的指导,才能切实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结束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于课文的分析和对于课外文章的鉴赏使学生能够提高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1]周玉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2]姚洁.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4]邰先君.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