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三行:幼儿自主游戏的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 陆颖冲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
        陆颖冲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中心幼儿园     
        【内容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在《完整儿童》中强调经验—游戏—自主性,希望教师能够重视幼儿游戏的质量,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因而,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建立起对幼儿自主游戏和深度学习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完整儿童》课程   自主游戏   解读  
        一、“三化问题”看清自主游戏现状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所限,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许多需要依赖于成人的引导和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教师的教,幼儿就不能获得发展。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价值,幼儿游戏的特点,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功能不理解、不信任、不尊重,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没能真正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解读到幼儿的学习行为,更没能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其发展。
        1.“不理解”,游戏被异化。“游戏前,教师必须先教幼儿怎么玩,不然幼儿怎么会玩呢?”似乎,如果教师不“教”了,幼儿就不会玩游戏。游戏被“异化”为教学活动。从看待自主游戏的价值上,教师不明白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幼儿自身需要和兴趣的表现;教师不理解幼儿游戏自主、自发及象征性的特点,过于强调自主游戏的“真”与“像”,一味的按照成人的思路要求干预幼儿的游戏,造成教师导演幼儿游戏的情况出现;教师不理解幼儿的自主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发功能,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2.“不信任”游戏被弱化。“不规定人数、玩法、规则,会很乱的。”教师对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不信任,对幼儿自主游戏学习行为的不信任;而教师主要担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声音太吵,争抢玩具,材料没有放回原来的地方等等。殊不知,这正是幼儿获得社会性学习的最佳机会。教师怕幼儿“不会”,教师不相信幼儿在没有教的情况下就会游戏,所以每一次区域活动每一种材料的玩法都要教,每一种户外自主游戏的器械都要规定怎么玩。幼儿的自主游戏不被尊重导致幼儿游戏自主性被“弱化”,所以会出现幼儿“被游戏”的现象出现。这导致幼儿在游戏中无法真正表现自己及其行为认知,无法反应其对生活的理解。
        二、“三思路径”解读自主游戏行为
        要解决“三化”自主游戏现象,我们教师需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相信幼儿有能力自己游戏,相信幼儿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尊重幼儿的发展,创设适合的自主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调整有效的游子指导,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材料,自由选择同伴进行愉悦的自主游戏学
习。教师在反思实践中解读幼儿自主游戏行为。

1.细思核心经验,洞察游戏价值。在自主活动区支持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实现个别化发展。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和发展节奏的不同,教师在自主活动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完整幼儿个体的学习与发展出发,立足各领域的核心经验,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观察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全面关注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价值、学习轨迹,发现游戏的价值。
        2.潜思发展路径,解读游戏行为。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的进行观察,懂得描述幼儿的游戏过程。教师需要有创设适宜的自主游戏环境材料与幼儿发展等目标意识,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有计划的观察幼儿游戏频率、材料使用以及与材料的互动情况等。从而以观察和解读为抓手,充分捕捉幼儿获得的经验、能力以及学习品势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评估体系进行捕捉游戏行为;筛选游戏材料;判断游戏内容,进而思考设计需要的指导策略。
        三、“三童策略”助推自主游戏开展
        教师游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主游戏质量。游戏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游戏的设计。自主性游戏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幼儿全面、细致观察,以及与幼儿的沟通上,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目标,创设适宜的环境,投放合适的材料,为幼儿自主性游戏开展提供机会,支持幼儿“玩”游戏;深入观察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寻找适宜的指导对策,提升幼儿经验与能力;顺应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捕捉教育的合适契机,通过“问题”“困惑”提高幼儿深入探究以及创新能力。
        1.支持儿童,玩“真游戏”。放手让幼儿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丰富多样的游戏主题;才能表现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水平,让教师得以发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发展需要。教师应尊重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表现方式,有玩自己想玩游戏的权利,教师应创设这样的机会和环境条件,让幼儿自己决定游戏的主题,自主选择玩伴,自己布置游戏环境,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准备,用自己的方式开展游戏,全程自己掌握游戏过程。
        2.观察儿童,获“真经验”。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游戏客观的观察,是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游戏水平的关键,也是教师决定“教什么”的关键。观察需要教师潜心才能发现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与价值所在,教师应采用蹲点式或重点跟踪式观察等多种方式,潜心观察,有意识的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已有经验变化,发现个体自主发展的需要。第一学会客观观察幼儿自主游戏,并进行客观记录;第二找到一个观察点,了解幼儿在玩什么,分析其已有经验;第三看懂幼儿游戏,找到幼儿是怎么玩的,这样玩的原因,分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在观察后适宜的指导帮助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是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展示者,教师作为评价者,同时整个评价过程与幼儿的学习过程相伴,与教师的观察、记录、指导相统一,通过评价促进幼儿、教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8年8月
        [2]余辉.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评价环节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
        [3]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组编: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教师用书,2018年3月
        [4]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