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凯
[导读]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
        李凯
        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磨子小学 邮编:636087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讲解传授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各种差错。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完善自我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教育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注重其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案。传统教学理念中,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固化思维,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时,往往应用板书为学生讲解数学,而学生被动的听讲,并且按照教师的要求不断的进行做题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效率,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遭到破坏。反复的练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公式、计算的熟悉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练习虽然十分重要,但做题练习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应当选择一种能够避免反复抄写,但也能够使小学生熟悉数学的教学模式。
        (2)小学生的教学特征与教学方式的矛盾。传统的数学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由于课堂是一门抽象理论学科,而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目的练习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心理较为倦怠的状况。
2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 培养学生纠错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纠错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课程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管学生是否理解盲目追求教学速度。学生在有关数学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薄弱,教师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习题训练中漏洞百出。学生解题思路不完整或者根本没有解题思路,为了完成教师规定的习题任务而进行习题训练。教师批阅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解题思考过程知识单纯强调学生所完成习题的对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习题训练中读题解题一气呵成,但是唯独漏掉了验证这一步骤。部分学生因为自信感觉自己的解题思路正确,部分学生因为粗心大意忘记了要验算最后结果,而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不具备自主纠错的意识。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在黑板上或者电子屏幕上演示例题解法时,在完成例题之后要注重强调验算这一过程,通过课堂上的多次反复强调来激发学生的自我纠错意识。在日常习题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思考解题过程,在学生完成习题训练之后关注学生的自主纠错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纠错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纠错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生掌握了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解题训练中还需要自主纠错意识的协助。
        2.2 増加教材的吸引力、注重学习策略
        (1)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对于新奇事物比较有性趣,这也是驱动他们不断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对于数学教材的取舍与调整首先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场景,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调整,加上趣味性内容上的变化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小学生对于精美的图画、符合自身场景的语言对话,以及形式多变的教学场景设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全面能力。


        (2)例如,我们在讲解某一个特定例题的时候,要符合生活情境,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对话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角色对话中体现出我们的学习内容,这样趣味性教学可以降低枯燥性,让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和热烈,有助于小学生学习。逻辑能力的培养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重要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加强实践和锻炼,才能应用自如,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数学能力更多的是依靠老师引导,而形成一种能力则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所以老师的重点更应该是站在引导的位置上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对学生进行题目讲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基本的运算原理和运算法则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将这些基本的运算原理和方法直接带人到题目中套用,并且通过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虽然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但这样不仅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过于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习题的排斥心理,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将实物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例如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基本数学单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不同的图片,例如大米的图片、操场的图片、房子的图片,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片与相应的单位千克、米、栋相对应,这样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思维与实物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真实事物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4 提高教学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时期,而数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在这个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促进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多种元素,适当使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的时候,我会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早上几点起床啊?”“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呢?”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把提前制作好的钟表道具拿出来,让学生找出哪个道具钟表显示的是七点,哪个是九点半,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紧接着,我再对分针、时针、秒针进行讲解;在基础知识讲完以后,让学生用身体来表现出六点、九点、三点半等时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提问回答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5 改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改革是开展合理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条件,在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解题能力,没有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较为抽象的教学要求无法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所以导致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力度不足。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而学生也需要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时掌握属于自身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应当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尊重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以此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教材的取舍与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苏云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错误纠错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41.
[2] 陈秀娟.运用微课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南北桥,2020(7).
[3] 王胜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60: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