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渊
环县洪德镇中心小学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 745700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辨证合理的实施赏识,这不仅有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实现民主和平的班级管理。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做简单扼要的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闪光点 ;扬长避短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学生时候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关爱学生为基础,在发现、肯定、发扬学生优点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向上。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班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小学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也开始具备了独立的思维和思想。在家庭中,父母会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行,指导他们积极向上。通常情况,班主任管理班级或者教师教育学生,是以一种以上对下的态度,教育他们不断学习,教导他们与同学和睦相处,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等。普遍来讲,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严重的抵触心理,他们渴望自己做主,渴望被认可,不认同别人的想法。这也成为班主任管理的难题,如果班主任用非常强硬的方式,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摸索、总结教育方法,在尊重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赏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师生之间产生和谐、友爱的桥梁,让学生从抵触教师转变为靠近教师,促进师生的融洽关系发展。
2.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中,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优等生学习成绩较好,有相对较优秀的思想品德,在班级中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还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差等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家里也往往是淘气的孩子,在班级中经常会捣乱,是班主任头疼的对象。作为班主任,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忽略差等生。只有将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班级。只有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班级才能在学习以及其他班级活动、班级交流中凸显自己的特点。赏识教育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让教师理性、客观地认识学生。比如在学校学科竞赛中,教师可以安排学习较好的优等生参加,不仅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可以为班级创造荣誉;在班级体育活动,可以安排平时较活跃的学生去参加。在班级总结大会上,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或者形成学习小组,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搭配,举办学习竞赛、班级活动,激发学生发挥自我优势,增加班级凝聚力。
二、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1.遵循客观事实。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应该有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不仅包括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也包括对学生个人性格、喜好以及学生家庭等方面的了解,从而在学生普遍特点的基础上,进而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2.把握好尺度。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班主任“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对学生的闪光点过分地赞同和认可,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是班主任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评价,二是班主任在某件事情上对学生的闪光点或优势的赏识。比如在班级中,学生的成绩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甲在班级中通常是排在后边的名次,这次期中考试,他得学习成绩进入中等名次。作为老师,我们会高兴的夸奖他“你真优秀!”、“你有很大进步了!”……而不是用他的学习成绩和优等生的学习成绩作比较。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较大的波动性,尤其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在收到外界影响、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偶尔会做出与平时表现大相径庭的事情,作为班主任,应避免罗森塔尔效应或晕轮效应所产生的爱屋及乌的错觉:如果学生偶尔做出出格的事情,班主任应该循循善诱对其进行教导;有些学生平时比较淘气,班主任对其有较差的印象,偶尔该学生的行为表现出闪光点,班主任应该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夸奖。
3.用恰当的手段。马斯诺的需要理论认为人性中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处在金字塔的底层的基础需要。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者满足学生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进行赏识教育的方式有多重多样,认同的目光、赞美的手势、夸赞的话语、充分地沟通甚至适当物质的奖励……在不同情况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实际课堂管理中发现,有的学生会把老师的表扬作为一种激励,会继续奋发向上;有的学生会在受到老师赞美后骄傲自大,导致马失前蹄;有的学生会把奖励拿来和教师讲条件,给教师增加管理难度……因此,赏识教育应当把握适当的尺度、标准、时间。
三、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应用赏识教育的举措
1.认同学生差异,让班级的学生求同存异。班主任管理班级不能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看似减少了工作难度,实际上忽略学生的差异,最终不会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导致班级成绩平平。最后,班主任还会产生为何班级成绩提升不上去的疑惑。有的学生缺乏纪律性,但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擅长很多文体活动;有的学生不爱看课本,却对课外知识有很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成绩排后,但是有非常强的拼劲……学生的特点不同,也有着个性化的差异和需求,但是被尊重、被关爱、被认可的心理是一样的。有的学生甚至在家庭中被忽视,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应该多下功夫,采用一对一的针对式教育,促使学生扬长避短。赏识教育,不仅让学生享受了公平的教育成本,也让学生享受了统一的关爱。
2.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需要班主任用发现的眼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针对式的教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帮助其树立长远的目标,考清华、北大等名校;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班主任引导其发挥特长,参加体育、美术、物理等比赛。同时,在赏识教育的时候,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对学生进行赞美的说辞、进行适当物质的奖励、进行生活上的关系、生活上的交流等。但是如果某位教师长期采用一种方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学生会认为这是老师常用的“手段”。
班主任进行赏识教育,应尊重学生的需求。对容易骄傲的学生,教师鼓励他的同时,也要对他进行更长远的目标;对非常淘气的学生,教师可以去其家长交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家庭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3.一视同仁的前提下,对学生“赏而不溺”。
班主任关系学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有的学生很自觉,服从老师的安排,学习成绩也好,自然让老师很省心;有的学生较淘气,不服从老师的管理,甚至还会和老师顶嘴,给老师带来麻烦等等,成为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对次等生不管不顾,对优等生宠溺放纵,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是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常会出现的问题。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和关心,学生才会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认可。班干部可以帮助老师解决部分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班主任会对他进行过分推崇,甚至宠溺。班干部产生恃宠而骄的心理,也会其他的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心理。这样,班主任看似管理了班级,其实深层次上有更严重的问题。严而不苛,慈而不溺,宽而不纵,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把握的尺度。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进行优质的班级管理,首先让学生发挥其优势,让班里的学生共同发挥优势,才能形成磅礴的力量。其次,班主任应有宽广的胸怀,接纳、包容、认可、肯定所有学生的不同闪光点,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促使学生在赏识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进而做到赏识其长,以科学、正确的姿态进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