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姜兆强
[导读] 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是初中生物学教学,并与生活化相融合,同时,结合人教版生物教材,对课堂教学及实践进行分析
        姜兆强
        山东省临沂第十二中学 276005
        摘要: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是初中生物学教学,并与生活化相融合,同时,结合人教版生物教材,对课堂教学及实践进行分析。通过对生物课生活化进教学模式行研究,分析出其所产生的必要性教学问题,并且对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出相关意见,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生活化;情景教学
        我国当今教育的不断进步,使生物教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学习,对生物学的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更明确,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中学义务教学生物课课程学习当中,课程内容明确指出,生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化及各个领域紧密结合的学科,它不仅是一个总结经验、结论经验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并通过一定的规律及思维方式进行探索。[1]
        1.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当中,其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实际生活情景,并将学生所认知的生物学知识也进行生活化实践。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需求转变成学生生实践体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进一步认知,并通过学习来了解生活当中的生活化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都能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我国当代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标准理念当中,没有明确指出要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并且所提到的生物学教学生活化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并不一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感受到,所学即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并非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科。
        2.生物教学缺乏生活化的原因
        生命教育与生物联系较为紧密,生命是由一次次细胞重组而逐渐演化而成,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可以了解生命诞生的伟大,从而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并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2]。在生物学科学习内容当中,揭示出了完整的生命意义。但在生物教学当中,会缺乏对生活化的认知,因此,在初中生物学当中,我们对生物学所出现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2.1考试的导向作用对于小学科的冲击力强
        初中的生物学学科是以生物学理论为基本基础,其内容虽然相对较为基础话,但知识较为杂乱,对学生学习过程来说,生物学是一种“副科”,并不对其进行重视,在一般情况下以文科的方式来完成学习过程。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业水平分在考试当中,所占比分值较少,因此,学校与教师对生物学科也很难起到重视,导致我国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课程方面,未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在对生物学科进行研究时,应该融合生活当中的常见知识,并将生物教学内容通过与生活技巧相融合,为初中生学习生物入门课程提供帮助,从而降低教学难度,确保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


        2.2“有名无实”的生活化教学
        在实践主义的思想浪潮下,我国一线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导致出现一种表面化的教学方式。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教学生活化的的先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教学生活化践行的标杆。在素质教育开展的今天,我国生物学授课教师秉承实践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生物教学课堂当中,以多元素的教学方式,生动的将生物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要坚持与学生为主体。因此,将生活化实例应用到教学中。同时,这种应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能否全面的反应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能否使学生得道准确的认知结构;以及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等。因此,要利用生物学的教学观点,从生活化的方向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并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更多问题,并不单纯的完成学习目标。
        3.关于教学生活化的几方面建议
        3.1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实际生活情境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也是更容易接受的融合式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章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化回忆,在一个炎热的夏季,在有空调的室内较为凉爽还是在大树阴凉下更凉爽,学生会立刻回忆自身的生活情境,从而得出在有空调的室内更为凉爽的结论。
        3.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要具有“科学·技术·社会”“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板块。把生物教学带到生活中来,关键的一步是使教材的教学内容灵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更加活跃,这也是对教师的生物学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生物科学知识,教师应该意识到生物可以为学生的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提供更多参考。
        4.结束语
        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实现生物教学过程,其具有很高的价值性。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根据生物系统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带入其中,研究植物的生长以及不同植物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在情境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生活方式的语言,和课外活动,如实验类、调查活动、调查活动以及小型家庭实验,使生物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何丽娟.初中生物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20(02):20-21.
[2]尹明顺,刘春玲.刍议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耳和听觉”和“急救”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09):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