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单宝丽
[导读] 在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资源愈加丰富的发展形势下,
        单宝丽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二小学    164100
        摘要:在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资源愈加丰富的发展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讲解数学知识概念的层面,而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促织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以心理学为切入点,探究其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应用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初步接触系统数学知识概念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优化工作对学生未来成长发展上限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活动比较活跃,是其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成为相关家是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迎合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数学学习认体系,并且受自身年龄特点影响,其学习自制力有限。因此其个人学习状态与效率受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感官神经方面更具有优势的心理学知识,构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教师具体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微视频的形式,并且针对学生对动画内容兴趣较高的心理特征,尽可能以动画演示内容作为主体素材。教师可将其与课堂导学环节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在学习课程内容前能够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激发其求知欲,提升其后续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也可将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认知,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利用了学生对图形、动画、人物形象演示等内容感官效应较强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其高效吸收课堂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建立学习自信
相较于其他课程内容,数学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因遇到困难或学习效率较低等逐渐丧失数学学习信心,对其个人学习态度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心理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丰富课堂学习目标层次,使其通过依次完成教师设置的课堂学习目标,逐渐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课堂学习内容[2]。

为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目标入手,明确学生在本堂课程学习过程中具体要掌握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按照“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的顺序设置课堂问题任务,使得学生通过逐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深入思考分析相应数学知识概念。为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可在此过程用引入奖励机制,即在学生解决阶段性课堂学习问题后,教师可通过口头激励、设置奖励积分、减免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潜意识中将学习任务完成与奖励获取联系起来,在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教师也可针对学生对活动兴趣较高的心理,将上述教学模式转化为“课堂闯关”教学活动,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三、促进良性竞争交流,培养数学思维
思维碰撞与交流是学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可利用学生对同龄人的竞争心理与模仿心理,增加小组学习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3]。首先,教师可为学生指定学习探究主题,要求各小组在该学习探究主题的指导下,结合自身课堂学习内容,自主设计问题内容。其次,学生在完成问题自主设计后,通过组内交换,解决其他组内成员的问题。最后,学生通过组内分析探究,选出本组最佳问题,在其后完成小组学习汇报。通过该教学设计,教师首先可通过将学生由“解题人”的角色变化为“出题人”角色,使其从新的思维视角出发,整理总结课堂知识内容,加深其学习理解。其次,教师借交换题目环节,利用了学生彼此间的竞争心理,促使其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完善问题内容,强化该活动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可通过点评各学习小组的最佳问题,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鼓励其学习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拓宽其数学思维视野,使其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意识到自身思维方式不足,提升其数学学习认知水平,为其后续数学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教师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教师可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促进良性竞争交流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成长环境,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其个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花. 基于儿童认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2):62-64.

[2]郭萍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95-196.

[3]李吉.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维度及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2):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