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田会玲
[导读] 现代美术教学必须兼顾造型外在表现、设计灵活应用、欣赏艺术能力和

        田会玲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华燕学校  
        摘要:现代美术教学必须兼顾造型外在表现、设计灵活应用、欣赏艺术能力和综合实践意识等灵活的方法手段,这就要求形式与内容必须融合、内在和外美必须统一,以期实现教的生动活泼、学的轻松自如。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一直思考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基础研究和初步探索,以此找到两门基础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的结合点着力点,达到互通互融、相辅相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相互融合
        一、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当前,部分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普遍存在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手段单一的等短板问题,集中体现在“五个不足”:
        (一)师资配备不足。专业美术教育教师编制不够,力量匮乏是经济相对滞后地区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很多美术课都是其他课老师兼职的,这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很多课都是让学生随便画个画、描一描,按非专业老师的欣赏水平评价一下,美术课也就上完了。
        (二)教学条件不足。很多学校都是每周一节课,没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施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很好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备课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估权重不足。大多数学校强调主课成绩,教学重心都放在成绩评比上,忽视美术教育,把美术课当作一门副课,美术课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纳入教育教学综合评估,评价分值权重不足。
        (四)教学方式不足。《新课程标准》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显然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大力倡导和运用信息技术成为不二选择,也将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五)信息运用不足。大多数小学美术教师不懂计算机操作,更不会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软件。在新的信息时代,美术教学就不能与生活脱离、社会脱轨。美术教学要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的科技优势,融合美术教育的特点特质,优势互补,一致一体。
        二、深入研究美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对接融合
        传统美术教学中承载信息的种类和容量相对单一、资源有限,而用ppt、flash、微课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对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动态直观的演示,有效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直观感知能力。在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雕塑、建筑、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卡通形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领域,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资源缺乏、手工绘制技术局限,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不容易掌握等问题,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解决方法问题,更能解决学生思维问题、理解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要注重造型外在表现。“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础,开展主题性艺术创作,是学生通过艺术形态进行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之一。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秒笔生花”,教师在课堂用笔和纸示范行笔方法,教学不直观、不生动,学生接受难、理解难、掌握难。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播放类似“行笔—鸡冠花”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理解画家行笔变化;也可以用手机或其他录像设备拍摄“中锋”、“侧锋”、“逆锋”、“卧笔”的不同行笔变化的示范视频、用不同用行笔方式做画线或打点练习的视频以及用不同行笔方式画“白菜”的过程,把这些视频做成微课,PPT课件一起用,一边教学引导,一边让学生感受;一边动手练习,一边让学生体会,心神合一,寓教于乐。
        (二)要注重设计灵活应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美术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应用到生活中来。信息技术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可以分种三类:
        一类是用PPT课件辅助教学类。例如一年级全册书、二年级下册第2课剪刀添画,第4课动物聚会等包括其他年级美术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做成精美的PPT,能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所需的文字、图片、音乐,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深刻,提高审美情趣。
        二类是把制作过程做成微课类。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都有手工制作、工艺品制作、泥塑雕塑,废物利用等内容,这些内容如果依靠老师边说边示范制作方法,很多学生看不清、听不清、跟不上,到头来还是学不会、作不了,如果把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就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反复观看,可以把教学资源转化成学生学习的资源。
        三类是学生电脑设计类。如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变形重组”的内容,用图片实物很难展示扭曲、拉伸等变形效果,但如果教师如果用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变形命令就很容易做出各种变形,学生能够得到直观感受,自己也可以在Photoshop中做各种变形,这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做到的。在同一课中重复且重组某个形象的局部,用电脑更容易、快速、高效、直观。同时,利用网络来下载图片,再结合画图软件、Photoshop软件和Word软件来设计制作。
        (三)要注重欣赏艺术能力。欣赏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艺术欣赏的过程。在美术教育的各个年级、各个课时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用到欣赏艺术和感知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课件和微课的形式,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影同步,增强感染力,扩大受众面,学生好掌握,兴趣会提高,效果更理想。
        (四)要注重培养实践意识。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要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技术与基础教育组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四、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对美术教师:一是要求美术教师要全面深刻的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二是要求美术教师学习电脑美术知识,掌握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技能,包括对电脑绘图软件、图片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视频剪辑软件以及其他的多媒体制作工具。三是要求美术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微课制作方法,课件制作方法。
        对信息技术教师:一是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精通各种信息技术,做好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帮助老师们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教老师们软件的使用方法,教老师们课件和微课的制作方法。二是要在信息技术课的日常教学中,融合美术课程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电脑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三是要开展电脑美术设计的社团,根据小学生新课标的内容要求,适当的开设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电脑平面设计班,电脑动画制作班等。通过社团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和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电脑的应用能力,软件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手段,研究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丰富美术教学手段,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视野,培养艺术情操,锻炼创作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为新时代培育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