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春武
[导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并能适应其终
        刘春武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水初级中学 邮编:610206
        摘要: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并能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社会的建设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社会人才。本文后续就上述内容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生物学科作为初中生阶段的重要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出具体的目标及方法,实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注重创新课程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科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探索能力,利用有效务实的方式进行探究,进而阐述生命在大自然的规律。
2 概述
        初中生物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于人体、动物体、植物等各个部分的初级生物知识进行认识的工作,尤其是需要根据基础教材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科普性学习,使得学生对于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进行全面的认识工作,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生活[1]。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提升也是初中生物课堂中需要重点进行分析的问题,其中包括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界中生物的态度。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各种生物生命现象的观察工作,进行生物学概念的而学习,也使得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其次,对于理性思维而言,这是一种使学生在课堂的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客观事实的分析与延伸性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需要针对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内容进行反思和提问,从而在探讨的过程中进行科学观点的论证工作,使得生物学科的学习更加深入。最后,进行科学探究工作。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性、探究性的学科,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研究也可以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许多科学知识的论证,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大大提升。
3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科学论证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在生物教学中结合合适的内容设置科学论证的过程和学习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在讲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功能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一个实例情境:在培育优良畜种的过程中,科学家先提取高产奶牛甲体细胞的细胞核,将其注入到奶牛乙提供的去核卵细胞中,再把这个新组合的细胞培养成胚胎后移植到奶牛丙的体内,进而在体内发育成为一个高产奶牛的新个体。针对这个情境设计三个环节进行求征:新个体长得像哪个奶牛?此牛为新个体提供了什么?由此可以说明遗传跟哪个结构有关。正确情况是新个体的性状像奶牛甲,而甲仅仅提供了细胞核,说明小牛的性状取决于细胞核,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表明生物遗传与细胞核有关,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一步步的学习分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推理等方法探索生命现象与规律,审视或论证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3.2 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在台上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用笔画下来,课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生物机械式的学习对于思维逻辑性在飞速成长的初中生来说,是起到抑制作用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要与学生进行肢体或者语言上的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时产生的疑惑,还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再辅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将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那么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学习生物知识也会更牢固。如:在讲花的结构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朵花,让一个学生给大家说说花的结构,通过学生的发言,知道花有花瓣、花蕊等,这时教师可以拿着花走下讲台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看清花,用手指向操作告诉学生花丝、花药、柱头等花的知识,对于花上细小的细节,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再辅以语言讲解,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再拿出一朵花,让学生亲自示范,指出花的各个结构所在的位置,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2]。
        3.3 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利用生活中和生物密切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而为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探究性实验和实际生活进行充分地融合,既可以拉近学生和生物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让学生感知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技能。例如:在学习“生物和环境的互相影响”时,教师就可以以生活中生活在阳面的植物和生活在阴面的植物进行对比,进而引出课本上的教学内容。
        3.4 课堂评价
        激励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促进学生进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在日常上课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传统的评价基础上,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加强与全班学生沟通互动,加强眼神交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难点和重点,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我,及时反应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当前的生物课堂中,部分教师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手段,把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评价方式,以多元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做出评价,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操作能力来评判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不断激励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
        3.5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给教学带来了不同。信息技术对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巧妙地将知识引入生物课堂,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掌握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在生物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科问题做出理性思考和科学解释,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质的社会人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现实生活与生物教学结合。随着新课改革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在生物教学中不光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探索精神,主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尊重学生自主创新地位。
参考文献:
[1] 庄旭芬.初中生物学课堂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 潘敏慧.初中生物“特色栏目”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 唐丽娟.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8,34(3):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