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证分析 ——基于大一新生的数据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韩宗霖
[导读] 本文通过一二三级筛查指标的整理,结合郑州某技术学院的相关数据,
        韩宗霖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摘要:本文通过一二三级筛查指标的整理,结合郑州某技术学院的相关数据,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无心理问题的学生判定为因变量,对一级筛查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对二三级筛查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得出:1)性别与心理问题没有明显的关系;2)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一级筛查指标(幻觉妄想症状及自杀意图)有明显的偏度和峰度,其中具有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自杀意图高于幻觉妄想症状,二级心理问题学生幻觉妄想症状高于自杀意图,三级心理问题两者差异不明显;3)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二三级筛查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分为心理反应要素、身体反应要素和生存反应要素,研究认为学生在二三级筛查指标中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4)需要相关代课老师和辅导员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倾听和耐心引导,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从心理问题中走出来。
        关键词:心理问题;自杀意图;聚类分析;郑州某技术学院
        近年来,由于在大学适应困难而导致学生焦虑而后发展成为抑郁的案例经常出现[1],一般研究认为,在学校适应困难过程中,学习困难、进食困难、人际关系困扰、睡眠问题是最容易出现的学校适应困难的因素[2]。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面向生产职业岗位的实用型专业技能型人才,因其录取学生的实际成绩在300分以下,基础普遍较差[3]。生源上,主要有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生、中专生高职三种生源,进入方式也有统招、单招、“3+2”等方式,其中统招学生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中职业中学生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学习能力,但和大学授课知识有断层,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4]。高职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并且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卡特尔16PF测验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指标及学业成就略低于全国的大学生常模[5],SCL-90中具有心理问题的因子得分则普遍高于普通全日制大学生[6]。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筛查指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相关治疗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郑州某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3629名2019级全体新生,实际参与问卷调查学生为3491人,138人因退学、休学、长期请假、服兵役等原因未参与问卷调查,参与人数占总体19级新生的96.20%。其中男生2785名(79.8%),女生706名(20.2%),平均年龄在(18±1.32),有心理问题学生1296名(37.1%),具体见表1。问卷在调研过程中均向学生做了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院系及专业等。
1.2.2  SCL-90表
        本次调研采用的量表是教育部思政司指导、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此量表分为三级筛查,共22个筛查指标。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问题筛查,包括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行为与意向;二级筛查为一般心理问题筛查,分为内化心理问题和外化心理问题两类,其中内化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七个指标,外化心理问题包括了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伤行为、进食问题、睡眠困扰八个指标;三级筛查为发展性困扰筛查,包括了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五个指标。
1.2.3 效率监管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班级集体施测的方法,安排全校2019级新生晚自习时间在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测评,问卷调查需要平均10-15分钟的时间,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类变量表示,对参与问卷的学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人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四个基本影响要素对学生抑郁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并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考察其相关性。
2 结果
2.1 个人基本特征与心理问题交叉分析
从整体上看,一级心理问题学生323人(占总数9.25%),二级心理问题学生421人(占总数12.06%),三级心理问题552人(占总数15.81%),一二级心理问题学生占总人数的21.31%,其中男生总人数占比较多,在一二级心理问题体现也较多,但并不能直接推出心理问题与性别的关系,要从整体上和样本量上继续研究,具体见表2。
建立假设:
H0:职高学生性别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关;
H1:职高学生性别与学生心理问题无关。
通过spss20.0进行卡方检验,可以看出期望值总和为3491,大于40,期望计数小于5,使用person卡方检验,显著水平,自由度为df=(r-1)(c-1)=2,查卡方几率值表得临界值。结果显示:显著水平sig值0.007<0.05,>,有理由拒绝H0,接受H1,因此认为性别与心理问题无关,具体见表3。进一步对性别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其对称度量,如表4所示,Phi值和V值代表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度,数值小于0.1,说明关系不紧密,即性别与心理问题没有明显的关系,与卡方检验一致。

2.2  一级筛查指标与心理问题的相关性
根据图1所示,对一级筛查指标与心理问题分布情况看出,一级心理问题在3.3和3.6之后以前呈现强劲走势,二级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中部,三级心理问题最后集中在零点左右,符合SCL-90问卷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测,具体见图1。

图1 一级筛查指标与心理问题的条形分布图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一级筛查指标在一二三级心理问题中的偏度、峰度及平均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一级心理问题、二级心理问题、三级心理问题的幻觉妄想症状、自杀意图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度和峰度。从均值可以看出,一级心理问题学生的自杀意图要明细高于幻觉妄想症状,二级心理问题的幻觉妄想症状要高于自杀意图,三级心理问题在两个方面差异不明显。从标准差可以看出,数据较为分散。偏度分析,一级心理问题和三级心理问题偏度大于0,说明其数据右端有较多的极端值。二级心理问题偏于小于0,说明其数据左端有较多的极端值。峰度分析,一二三级心理问题的幻觉妄想症状峰度值均小于0,说明该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坦,自杀意图指标方面,一级心理问题和三级心理问题峰度值大于0,说明该数据相对陡峭,其二级心理问题峰度值小于0,说明其数据较为平坦。中值和四分位距具体显示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幻觉、妄想症状中,一二三级心理问题的数值变化明显,在自杀意图的箱体图中,一级心理问题和三级心理问题出现较多的离散值。

2.3 二三级筛查指标与心理问题的聚类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的聚类结果,我们运用spss20.0将二三级筛查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树状图进行三次聚类分析,聚类一包括抑郁、自卑、焦虑、强迫、敏感、偏执、依赖、冲动、社交恐惧、睡眠困扰、网络成瘾,聚类二包括躯体化、进食问题、敌对攻击、自伤行为,聚类三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恋爱困扰。聚类一可以形容为心理反应因素,聚类二形容为身体反应因素,聚类三形容为生存反应因素。
2.3.1 心理反应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生成绩的差距,在心理承受能力上和全日制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心理反应因素中大多指标是互通的,65%的学生在产生抑郁的原因是由于自卑和焦虑,并伴随有强迫、敏感、偏执、冲动的症状,而针对此所产生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社交恐惧、睡眠困难及网络成瘾。针对部分产生此现象的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占据一部分的影响作用,92%的学生对父亲和母亲的关心程度能明确感知,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区别对待有明显反应。
根据走访发现,心理反应因素指标最终演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5%学生知道或者已经接触过蓝鲸游戏,对上学和活着感觉没意思,平时也没有兴趣爱好,不愿意与其他人交谈,不想交朋友。会玩游戏,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找到“虚拟朋友”,喜欢的物品偏暗色调,性格孤僻,有过父母因为成绩打孩子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没有出现一级筛查指标的症状,没有幻觉或者妄想症的精神病症状,显示中度抑郁或者强迫症较多。
2.3.2身体反应因素
        高职学生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身体反应因素中,有12%曾经有过自伤行为,其中,34%因为学业而产生自伤行为,26%的学生因为朋友或者老师的训斥产生自伤行为,40%的学生由于朋友背叛或者感情产生自伤行为。有24%的学生有敌对攻击,主要对同学之间的敌对攻击,家庭或者学校老师的敌对攻击占比1.4%。10%的学生会有进食问题,相比较来说,诉说和发泄会刺激学生有给更好的进食,一般85%的学生选择给朋友诉说,只有15%的学生愿意跟老师或者年长的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亲属诉说,69%的学生通过发泄可以让心情变得舒畅起来。54%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会产生身体症状如头痛、乏力、身体不舒服,12%的学生会由于作业未完成或者缺课太多,在老师干预或者训斥后产生胃疼等医学检测没有明显症状的心理性障碍,作为是学生“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在此,“胃疼”成为学生逃避老师责罚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这部分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呈现中高度抑郁症状,对自身身体反应无法完成有效控制,躯体化症状严重。
2.3.3 生存反应因素
        具有心理问题学生在生存反应指标下呈现出来的个别反应,会导致学生对于学业和就业压力不明显,或者对生活失去响应的信心,58%的学生不愿意去学生但不知道能去哪里,对于人际关系困扰,导致学生朋友少,而且不坦诚,使得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于正常人,认为挣钱和生存压力是一种负担,而恋爱是一种累赘。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学校和社会没有明确表现的行为,自主创新能力差, 追逐于一些奇特的东西,无法正常融入社会。
 
图3 二三级筛查指标与心理问题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一,对于主动可以坦露自己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好引导和疏导作用,学生通过言语直接或者间接表达的过程中,会导致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加重,重点关注学生在诉说非正常话题的方式或者预期,尤其是自杀或者抑郁等问题的表述方式上,要尽快掌握其心理波动;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构成复杂,走访学生中3%的学生家庭比较优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父母的忙碌,而同样的原因在存在于43%的相对贫困的学生中,这部分学生选择中专或者高职高专的原因是国家在中专和高职高专的补贴,其中包括助学金、免学费等福利,其中有9%的学生家庭处于建档立卡中,家里缺少主要劳动力或者收入比较单一,无法保障正常生活,对于此类学生,即便是家庭因素相当,要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并确保学生能主动说出造成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根源;第三,应当鼓励代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在与有心理健康的学生交谈时直面问题。研究表明,正面谈论自杀或者抑郁的情况并不会诱发或者触及学生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多关注并倾听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痛苦,预防心理疾病的恶化[7]。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与老师或者辅导员进行沟通,但尝试过沟通的学生,会选择将老师或者辅导员作为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并相信可以从代课老师或者辅导员这里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在了解过程中,如果学生心理问题较大,并认为其危险性很高,代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去除对学生危险的物品,不让其独处,并立即陪同他们前往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者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付霞.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J].科教导刊, 2016(28):178-179.
[2]周琦.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生学校适应情况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新疆班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陈锦平.高职高专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6):79-82.
[4]郭志新,李雯瑞.林业高职对口生的学情分析与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1, 21(2):150-152.
[5]林坤彪.高职新生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测查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6, 20(1):85-88.
[6]黄赐英.高职高专院校新生SCL-90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6):92-96.
[7]田凯,王东方,刘思璕等.期待性愉快与中职学生抑郁:压力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2):316-320.
[8]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 2012, 44(5):664-679.
[9]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等.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102-108.
[10]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6(2):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