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探究-由“毒蛇出没”事件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卢美虹
[导读] 从众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卢美虹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从众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功能全面化,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APP 的广泛运用,大学时时都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难辨真假的大量网络信息,从而出现了网络舆论从众现象和非理性网络行为。通过大学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和原因分析,正确利用从众心理引导学生利用所知所学,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做理性思辨、正面发声的网络使者,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理性思辨;正面发声

一、引言
        前段时间,在学生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和非官方公众号都在讨论一件事情,某个同学在学校礼堂广场的附近发现毒蛇且配有图片和坐标定位,这件事在校园内迅速发酵,有多名同学转发和评论,甚至有些同学在网络上发布一些类似“校园太不安全”“毒蛇出没!!有一天你突然看不见我······”危言耸听之言论,导致校园内人心惶惶,甚至有家长看到消息,打电话联系老师要求学校严肃处理等不良影响。虽然学校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并证实此事件是虚假事件,也发布了辟谣公告,但很少有同学在网络上转发公告,为学校正名,为真相发声。事后,我召开了一场主题班会,调查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了解到大部分同学是因为从众心理,在事件传播时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他们也跟风转发和评论,或者虽然怀疑,但保持沉默。在看到辟谣公告时,其他同学沉默,那他们也保持沉默。
        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在新时代下网络从众心理对大学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和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应如何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而尽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作用,这是作为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将结合近期在在校园内随机抽取599名学生开展的关于“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中大学生从众心理”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心理学知识以及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开展以下讨论。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引发原因
        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邹军教授认为: “广义上的网络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发表的舆论。”[ 邹军:《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新闻大学》.2008年第5期]而所谓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百度百科:对于“从众心理”的名词解释,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8E%E4%BC%97%E5%BF%83%E7%90%86/7150206?fr=aladdin]。
        首先,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大部分都是“95后”“00后”,接触网络时间较长,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81.48%的受调查同学网龄在3年以上,70.71%同学每天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以上,甚至有37.71%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手机则是他们的交流工具,网络则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意见、宣泄情绪和交流沟通的新途径。而大学生又处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处于一个情感丰富和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经历了高考,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大部分同学远离了家庭,远离了父母,内心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渴望表达,也渴望被认可,在网络舆论中,往往充当了先锋和追随者。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促进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发挥,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29.29%的同学表明在网络上发表意见会比在现实生活中大胆。问到如果网络实名制, 是否能如实表达自己意愿时,有55.11%的同学则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会不自在,不会如实表达,23.2%的同学表示不论在实名制还是匿名情况下,都会在网络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14.4%不论在实名制还是匿名情况下,都不会在网络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当问到,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你存在从众心理吗?超过半数的同学表明存在从众心理,且有超过33%的同学表明在网络环境下从众心理还在持续增强。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同学不是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和个人主见,只是在网络背景下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怕不从众很难有共同话题,也会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和矛盾,即使不认同其观点也会保持沉默。有一部分同学能够公平公正的理性看待网络舆论,为正义发声,但也有少数同学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听信别人的言论,跟风随大流,无视真相,引发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导致网络舆论骂战。
        最后,自媒体时代,每个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论坛、贴吧、个人主页、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对和本人相关或网络热点事件发表主观且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观点,但由个人于需求和能力不同,对待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态度和抵抗不同,会因为寡不敌众选择服众,会因为随大流求安稳,当“看客”,也会因为心理不确定性需求而产生的网络舆论从众心理。例如在问到对于最近网上热烈讨论的“李心草”、“雪莉自杀”、“女排”夺冠等舆论事件时,6.23%的同学表示紧密关注,一有更新马上展开讨论和回复,10.44%的同学别人说起的时候就关注,参与讨论,而48.32%的同学表明有点兴趣且只是围观和28.96%表明不感兴趣,没事的时候才看,但均表示会观看评论,本人认知也会受评论影响;针对校园网络热门事件的“毒蛇出没”,问及他们的态度时28.79%的同学选择了害怕恐惧,但不转发不传播,48.32%的同学选择了虽然不太相信,持怀疑态度,但保持沉默,仅有8.75%的同学选择不太相信,求证后在网络上辟谣。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对社会舆论热点和校园舆论热点关注度较高,但由于心理不确定性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更多的大学生只是愿意充当看客,或者随大流,人云亦云,抑或保持中立派,没有明显反对或支持态度,保持沉默等,且当问题结果含糊不清时,容易发生从众现象。
三、网络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从众的目的是获取群体的认可,虽然大学生存在任性但也有着相对稳定的服从性,同时存在着从众和逆反心理。如果两者能均衡,且舆论导向是正面积极的,从众心理则会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网络使者,正面发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如果掌握不好其中的度,则会成为从众心理的另一个表现,大学生会因为群体压力,产生矛盾心理,产生以下消极影响:
(一)、大学生角色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
        一方面,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整体素质相对较高,有着一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但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大学生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产生出口成脏,为泄私愤,造谣、谩骂他人和学校等不理智行为。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学生心智尚不够成熟,情绪易激动,经常会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过激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完全不符合一个大学生的形象,不利于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和高校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大,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舆情影响,不假思索和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想当然地转发一些链接或发表评论, “人云亦云”。有些转发的内容可能是谣言,会扰乱视听,甚至给学校管理乃至社会稳定带来破坏。更有一些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英雄的网络恶搞和扭曲言论,很多同学为了好玩而“简单”的转发,完全没有为自己言论负责的意识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二)、导致个人思想消极,影响心理健康,也有可能引发网络犯罪
        大学学习主要是自主学习,拥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还有一定的自主经济能力,在缺乏老师和家长的高强度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受到周边环境和同学的诱惑与影响,形成了一些庸俗、低级趣味的从众心理与行为。在不良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大学生组团打游戏,爆粗口,逃课,追直播,追星,学习模仿“网红”,认为自己也可以在在享乐中挣到钱了,不用付出过多努力,因此学习不上进,思想不积极,遇事推脱和自暴自弃,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为因为不理性思维而产生网络犯罪。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他们的从众心理有着较强的矛盾性和可塑性。为了更好的开展育人工作,首先要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且要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的从众心理。
(-)、加强网络舆论安全与文明知识的普及与宣讲
        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网络舆论安全与文明知识的课程和培训。从学校层面出发,要加强宣传普及力度,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并通过第二课堂,将加强网络舆论安全与文明教育纳入党团、园区和班级的常规工作,结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通过黑板报、宣传画、公众号推文、网络文明知识竞赛和情景剧大赛的开展,形成长效宣传引导机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网络行为。
(二)、重视德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网络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健康内容和无效信息。因此高校要重视网络思想教育,切实把好网络内容关,主动关注网络,牢牢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握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同时,完善高校舆论监控与反馈渠道,做好预防工作和防控工作,及时筛选出不良信息,积极应对,对于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当言论应立即删除,对有争议的问题要从正面引导。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
        大学生网络舆论上很容易形成从众心理,因为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还不太强,理性思辨能力较弱。在调查中,虽然在对“新媒体时代下,您是望如何面对网络上不理性声音”这一问题中,有57.24%的同学选择了理性思辨,传播真相。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上,很多同学未能将想法落实,但数据至少可以表明,他们愿意成为一个具备理性思辨能力,传播真相的理智网民,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
        首先,高校要提供给学生正面反馈意见和发表舆论的阵地,例如,构建和完善学校及各二级学院的微信公众号、意见反馈平台,师生交流平台,家校联系平台和院长信箱等,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特意见和思想交流碰撞平台,并且要善于发掘和保护群体中三观正确、能够独立思考且敢于表达自我正确认知的学生,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通过这些学生引导舆论导向,激发大家的思考与表达。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通过学院、班级、党团活动和主题班会开展,借用现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与网络舆论的关系,正确认知自己是网络舆论的主体,学习辨别网络舆论的真假,学会独立自主的面对网络舆论,不敷衍、不盲从。
        最后,要激发大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网络发声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关乎社会、关乎国家,作为大学生不仅是网络空间的观众、从众,而更应该是理性思辨、正面发声的网络使者。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守护好人类的网上精神家园。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学生具有理性思辨的能力,因为自身和外界环境影响,他们选择沉默不发声,我们要通过鼓励和肯定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树立他们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引导他们从网络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引领者,利用所知所学,唱响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
五、结束语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学生既是网络新媒体的受众,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要鼓励学生利用所知所学,唱响网上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理性网络舆论行为,正面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肯定和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面,预防消极的从众心理,引导大学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为真相发声,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的讲话  2016年12月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6-12/08/content_39878764.htm
[2]邹军 《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J].《新闻大学》.2008年,(5)
[3]栾忠恒.李君亮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3,(26)
        [4]许杭璐,昝 琪 《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探究》[J].《学理论》.2013年,(35)
[5]李积鹏 《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对校园舆论引导的影响及心理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6)
[6]张蓝予 《对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的教育引导》[J].《现代交际》.2018,(14)
[7] 刘一鸣  《新媒体时代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8)
[8]王永灿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9]文中数据来源于笔者所开展的《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中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