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四川宜宾市第三中学校 644000
摘 要:我国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也提到统筹各学科的重要价值。语文和英语同为人文学科,它们的在语言、审美、思想等各方面都有共同性,本文以《边城》的中西版本为例,对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强化语言学习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从而深化内心,培养他们面对世界和未来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英文版本 边城 核心素养
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语文和英语的融合教学,能够成为“核心素养”这一话题的助力,它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本文以沈从文《边城》为例,探究它给“核心素养”这一话题带来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边城》是沈从文(1902—1988)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自1934年10月在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后,它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传播到海外,其中最流行的版本是戴乃迭1981年的译文The Border Town。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借助中文版《边城》品读英文版,在梳理并扫清语言上的知识点后,探索中英文语言表达的共性和不同,再进行文本细读,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夯实语言功底,开拓学生视野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注重语言上的转换,更要注重翻译过程中文化内涵的传达。《边城》翻译者戴乃迭女士是生于北京的英国人,她和杨宪益先生合作翻译了各类中国文学作品,
他们翻译的宗旨是忠实原文,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在译文中加入太多的解释”。只有忠实于原文才能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展示给读者,因此他们大多采用直译的方式。比如原文:“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很多冷水死去了。”西方人没有坐月子的传统,所以很难理解这种行为,但是在译文中作者为了展示中国文化,直接把文字翻译成了:“she killed herself by drinking too much cold stream water.”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有很多。高中生在中英文版本的对比阅读过程中,不会存在较大语言障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被中文版的故事吸引,再读英文版,那么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语文的阅读范围,也能更好地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提升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掌握了将近5500个英语词汇,具备了阅读英文版经典的知识储备,同时再加上对中文版故事的熟悉,阅读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语文和英语作为文字学科,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共同性,如果过好了语言关,学生可以对中英文进行比较阅读,那么他们的眼界,知识,甚至对社会,世界的感知都会有所不同,这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感知真善美,培养审美能力
《边城》是一首悲伤的爱情牧歌,它呈现的湘西自然风光之美,人情之美,爱情悲剧之美,无不打动人。
在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湘西小城,生活着一群淳朴的人:纯真美好的翠翠,朴实慈爱的爷爷,勇敢重情的傩送,豪爽慷慨的天宝,和气大方的船总。
他们之间有矛盾,有冲突,比如兄弟同时爱上翠翠,傩送是选择渡船还是碾坊……但是所有矛盾都因为人性的善良而化解,傩送和天宝以民俗唱歌来决定,傩送遵从内心选择了渡船。可以说,《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君子,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过得简单洒脱。正如李健吾先生说:“在这纯真的地方,请问,能有一个坏人吗?在这光明的性格,请问,能留有一丝阴影吗?”
在这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里,虽然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以悲剧收尾,但是读者感知到的不是悲伤,而是品味乐观的人生,美好的爱情和永恒地抗争。傩送在亲情和爱情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因为天宝的死而远走他乡,留下了孤独的翠翠。傩送是爱情悲剧的主要制造者,也是最终承受者。但是这种悲剧感在湘西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下减少,更在道德视角下被稀释。傩送至真至善,一方是手足情深,一方是铭心初恋,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下,他选择了遵从内心,但天宝的意外去世,让这段牧歌式的唯美爱情成为了悲剧。悲剧并不惊天动态,但它淡淡的忧伤却成为永恒的经典。
如果纯粹读译本《边城》,学生是很难深入文本去品味它的地域风情和真善美。但有了中文版本的深入阅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能深入文本核心,品读思想的深刻性和人物刻画的细腻美。
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必须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让经典的文学作品浸润学生心灵。中英文版本的融合阅读,能让学生一方面感受文本本身的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中英文对比之中,感受不同作家对作品的不同诠释,从而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
三、体会时代变迁,感悟生命价值
戴乃迭翻译的《边城》,初刊于1962年的《中国文学》。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她翻译中国作品有对中国文化的宣传,也有“对外宣传”的政治需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外国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习惯。沈从文曾在修订《边城》时,在很多具体时间的界定上做了模糊处理,让读者真切地去感知这首洋溢着浓郁诗意的“牧歌”。但是戴乃迭在处理一些敏感的时代术语时,比如“旧社会”、“陆军四十九标”、“革命军队”等,她往往利用翻译策略,或凸显、或遮蔽、或模糊、或曲解原意,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标准。另外,文章中的很多民风民俗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很难完美表达,比如“纸幡”、“丧堂歌”等,它里面涉及到中国独特的宗教和丧葬仪式。学生如果仅仅是因为英语学习的需要而阅读英语版本,很难真正领悟到《边城》的独特魅力。但是如果二者对比,相互融合,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边城》的创作、发表、修订、翻译这一过程实际也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1934年沈从文在创造的“边城”世界里,寄托着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这里不仅人性美、人情美,而且具有牧歌情调,但小说中美被摧毁的现实也反映了他内心深沉的忧虑。小说语言独特、意境优美、心理描写细致、结构流畅,成为了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边城》总得经历了六次修订,其中最大变化的是1957年,作者对全文修改了900多处之后再出版,成为他解放后的第一本小说集。1961年戴乃迭的对原作进行翻译出版。这段知识分子对作品的修改史可以说也是知识分子的一段经历史,这其中当然有沈从文对文艺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时代的痕迹,有政治需要和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妥协。学生如果能由小见大,由作品到作家再到时代,那么学生就能更加理性地去理解时代赋予人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沈从文和戴梦迭他们一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执着,他们积极,乐观,勇于承担个人的社会责任。《边城》中的翠翠、傩送、天宝、爷爷等人物善良、淳朴,坚守本心。他们在逆境中平和、乐观,积极生活。这是作家和文本给予当代中学生的启发。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能活出独立的个性,创造非凡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中英文版本《边城》的融合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在语言、知识、人文、审美、生存等方面有所体会,更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眼界、思维,品行、心态缺一不可。而中学生读一篇文章,不仅是体会文本本身,更多的是要思考它的外延和内涵,从而提升能力(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和品格(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