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及评价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庶品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李庶品
        西南民族大学  61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知识教育,同时也应当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身体素质作为对人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素质之一,体育课程在各个教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育体育教师的主要阵地,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以更好的开展学生能力培养与相关评价,为未来体育教育输送更多人才。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培养与评价
        高校作为培育我国未来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以保证学生具备与体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目前,伴随我国“全民健身”的号召,以及体育课程在中考等考试中分数比值的提升,体育教育也更为社会各界关注。但从客观上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具备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策略,导致学生不具备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一、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及评价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对相关人才提出个更高要求。体育教育人才不同于单纯知识型学科教学人才,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体育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体育事业特有的高身体素质与相应心理特点,才能够适应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对人才的符合要求[1]。但目前,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围绕“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但却没有明确提出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同时,目前部分高校过度重视各类竞赛,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偏差。
(二)课程设置存在落后特点
        先进的课程内容是保障教学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前提,只有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够保证人才实际能力的提升[2]。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专业课程主要由专业课与公共课两大类组成,其中专业课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开展的专业课主要围绕竞技体育相关知识开展,而非体育教学进行内容编排,在实际教学中过度重视学生体育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却忽略其体育知识储备的丰富。另外,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主要培养教育类人才的专业,应当同时将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重视起来,以实现其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但从总体来看,大部分高校没有针对专业发展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导致实际教学较为落后。
(三)教学评价方式较为陈旧
        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系统性评价系统。但目前,受到课程设置情况的影响,许多高校仍然坚持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在开展最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度重视学生体育技术的评价,忽略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导致学生实际专业能力水平不高。同时,目前高校开展评价的过程中仍然选择传统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具备良好的人文氛围。不仅不利于学生总体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开展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及评价的实际策略
(一)改革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意识具有能动性,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能够推动教学进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发展需要。为实际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水平,高校首先应当树立起明确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引导开展相关教学。就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情况来看,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改革当前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技能教学忽略知识教学的情况。并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3]。


        例如,高校可以根据教育事业情况与体育教师能力需要进行教学目标改革,以明确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就可以树立起“培养专业体育人才,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同时,高校还应当实时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教学交流会”等形式来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交流会中,校方首先可以将本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教学理念探讨,发现教师群体中的新想法、新理念。同时,也可以外聘一些教育专家,使其参与到教学理念更新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学理念的彻底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
(二)更新课程设置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普通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更新教学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目标[4]。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应当切实结合学生能力培养需要进行课程设置更新,以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从学生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开展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例如,高校可以选择合理设置选课的方式来实现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首先可以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开展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兴趣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比如,高校可以改变以往过度重视田径、体操、篮球等体育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选择在原本重点课程上进行内容拓展的形式,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令其进行自由选课。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教学素养培养与体育知识教学,改变原本学生体育技能过强、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同时,为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学校还可以根据当前社会体育流行情况进行课程更新。最终,通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有效人才培养。
(三)建立合理评价系统,全面考察学生素质能力
        评价系统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到对学生能力的实际评价,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人才培养方向[5]。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注重评价系统的完善,以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将更多教学评价方式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评价体系完善时,高校首先可以将技能教学与知识教学结合起来,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最终评价时,校方可以针对学生所选课程进行技能与知识的全面考察,比如学生以田径为主,那么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同时还需要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测试,从而全面了解其学习情况。其次,校方可以将多种评价方式引入到评价系统中,比如“小组评价”。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要求不同小组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同时,引入小组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机制,先由教师初步调查了解小组内部成员的能力情况,之后再与展示教学设计之后由组外人员进行评价。最终,借助完善的评价系统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了解,并更好地开展教学。
结束语:
        普通高校在我国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保证我国未来人才储备的重要角色。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对未来教育人才提出更多要求,特别是以往不被重视的体育教学迫切需要人才素质提升。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教学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出发,来进行教学改革与更新,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有效培养与评价,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更多体育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模式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82-82.
[2] 景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拳击与格斗,2018:51.
[3] 仇银霞,王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7-68.
[4] 王永伟.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J].当代体育科技,2020:99-100.
[5] 肖成兵.高校体育教育实习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13-114.
作者简介:李庶品,1977年11月,女,白族,云南大理,副教授,体育教育,专任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