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东
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
摘要:人文精神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首要的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有关人文素养的历史课堂,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因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文素养
引言
人文素养学生在成长阶段所要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个人素质,其主要的内容是对人类生存及价值的意义,是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体现了一种平等、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应在高中生的学习中加入这一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对世界、生活、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看法,促进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素养,其中蕴含的核心含义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及生活意义的关怀。其与一般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相区别,其是一种诞生并升华于意识世界的观念及感受。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加强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中领悟到相应的道德观念,还需要教师对人文素养的培育予以充分的关注,将其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核心之一予以对待。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一)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就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来看,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以及高考的制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讲授课本知识为重点,没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调整,只是一味的注重成绩,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的提升。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依然沿用教师是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样很难让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应用。
(二)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除了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这一因素外,高中教师还存在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这两点使得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无法提升。具体来说,大多数历史教师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已经很详细的概括了考试要点,在考试中有一个好的成绩就足够,在书本知识外的人文素养没有必要详细的了解,也就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没有对人文素养进行一定的重视。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化对策
(一)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通过上述现状,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是直接造成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不上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及时的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观念的问题。首先,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学校应对历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让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让教师改变“重书本,轻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构建和谐历史课堂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想要进一步深入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共同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师应将人文素养看成历史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人文素养会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历史,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情感等情况,制定适合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人文素养的海洋中遨游。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中的发言权交给学生,例如,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学生可能就会对新文化这个运动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转变思想内容,将运动中的人物进行举例,像李大钊、胡适、陈独秀等人物的典型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及爱国情绪,这样学生才会从中学到人文精神,同时也学习到这个运动的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构建出完整的历史学习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共同重视并存在,就会引发冲突和矛盾,但从现实的教学中来看,要想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就需要引入人文素养,并对历史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深度的研究,让学生在思考历史知识时有据可循。比如,学习中国反侵略史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研究,以人物为原型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到爱国情怀中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心中有远大的志向和人文思想。
(四)融合实践与学科知识
虽然说历史学科是一门侧重于理论知识而难以参与实践的学科,但是在对某些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将实践与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的进程。如在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街道或者社区开展资料收集工作,让学生从现实资料中观察并分析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五)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素养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渗透,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首先,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不能只通过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例如,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综合素质、自主能力等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选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模式,在师生互评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加以改正并进行教学优化,展现出良好的教学课堂;在学生自评、互评时,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错误,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学习、进步,建立积极向上、和谐的班级,这样有利于培养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深入渗透人文精神和素养。
结束语
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精神内化的过程。人文思维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精神的创生只能通过精神来实践,人文教育需要特殊的心灵体认,对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挖掘人文资源的基础上,依据精神变化的机理和人文思维的模式来对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目标达成,既要关注人文内容素材的发掘,还要形成人文氛围,提升课堂品位,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的人文体验,加强学生对人文思想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高友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04):47-48.
[2]何映海.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高考,2020(04):121.
[3]赵晓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