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李 康
[导读] 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最开始人们只是在树皮、沙地、陶片上,用石块、贝壳及一些利器,保存和传递对于地理环境的印象,但这已经是一种最简单、原始的地图了
        李 康
        四川省剑州中学        
        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最开始人们只是在树皮、沙地、陶片上,用石块、贝壳及一些利器,保存和传递对于地理环境的印象,但这已经是一种最简单、原始的地图了。经历了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地图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传递时空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起步,地图的制作精度不断提高,表现形式多样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地图已经成为生产建设,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是地理教师的重要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地理学习必备工具。地图更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理知识的一种综合、直观、形象的表达,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好地图教学,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图是地理课本的图像表述、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我国古代学者郑樵曾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从古到今,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一至不容忽视。今天的教学中的教学地图是按照教学要求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能把广阔遥远的地理事物展现在眼前,将文字难以清除表达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抽象的地理原理及概念形象直观的表达清楚;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和方向等各种特征。通过地图,可以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分布状况,使学生卓更直观获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因此,地图是和课本文字同等重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地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图形象直观的功能,能使学生在使用地图中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完成从感性认识到抽象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地图可以帮助学生观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便于学生进行分析、综合等,帮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
  二、结合地图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在地图上都能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地理的““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节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该区的自然地图。让学生明确:该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同时结合地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从地图上看:有什么山?什么水?明白山和水的位置关系。沃是什么?地图上有什么表述。千里的范围是多大?从地图中怎样体现出来的。并同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出来,对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

在讲到东北的气候时,考虑到本地学生处于南方地区。对热度感受颇深,对冷湿感受不足。学生结合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纬度、颜色、线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知,并展示一些有关东北地区冬天的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如:在讲“五海三洲之地”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时,充分利用地图册并有计划的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西亚地图上,找出西亚的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三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位置,接着再指导学生找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就很自然地使学生把西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弄清楚了,并让学生在图中作好标记,为下面的石油输出的讲解作好铺垫。再讲西亚“富饶的石油资源”,首先讲西亚是世界上的石油宝库,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接着就引导学生在课本上“西亚石油分布图”看西亚石油分布的国家。在讲到西亚石油输出问题上,指导学生在图上参看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大都通到地中海沿岸。接着再引导学生参看“世界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图”从图上粗细箭头的指向,学生们就能准确的指出:从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输送到地中海沿岸的石油是少量的;从波斯湾到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输出的油量是较大的;而大量的输出则是向西,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航行印度洋,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分别运送到西欧和美国去;向东,是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横渡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输送到日本或澳大处亚去。再结合西亚位置图,从而引伸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就不言而喻了。
 三、结合地图,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例如,用中国的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可充分利用七、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这一特点。先让学生思考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再和长江的水文水系特征相结合得出: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而长江发源于西部青藏地区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中上游的地区水流湍急,水力丰富,可以发电;在下游平原地区则水流平缓,可以进行水运,灌溉等这样的结论。在这里教学中,学生绝大部分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即凭借自己脑海中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力(高山的流水,是从很高处往下流,水流很急;平地水流很缓慢)进行思维活动,而不一定是先经过一连串的逻辑思维,例如:山地因地势陡峻——高度差大——河流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水力丰富,才获得以上认识的。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容易产生直觉,即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解答。因而要特别注意利用新教材的地图优势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有效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成绩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将会更注重地图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自己也教的更轻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