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 7230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和地域认知能力等层面。地理人地协调是指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在同一个空间上的协调能力,是基于人类对于地理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基础上实现的;地理综合思想观念是指人类在已知的地理学的理解上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和认知的思维模式;地域认知是指人类对于同一个空间中的自然环境地域变化的预测、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和地理模型构建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引言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中,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地理是一门既具有理科性质,同时又具有人文特点的综合性学科,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容忽视。在实际的高中地理学习中,老师要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只有这样,高中地理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更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意义上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已经满足不了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了。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效能的综合课堂。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老师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包含电子资源和试验资源。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帮助同学们把控知识上也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可以把地理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展现给学生,提供学生不一样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冲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目前,伴着现在教学品质的增强,许多校园都装配了比较齐全的设施资源。但因为老师的教课理念比较落后,导致这些设施都变成了摆设。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就务必要把这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比如,在学习等高线的课程时,老师就可以带着同学们实际去测量一个小土丘,随后指引学生运用等高线画法,在纸上画出这个土丘的实际特征。
同学们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对等高线的原理,还有技术都会有一定的掌握。在素质教学改革背景中,老师能只限于以往教学模式,积极地依据学生的需求改善教学方式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知识终究是为生活服务的。在地理知识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知识,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教材中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抽象的概念等融合到现实的生活中。这可以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此便做到了学和用的转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联系到生活环境中植被覆盖率较高、天气就较为湿热的知识点,我会让学生回想自家周围的绿化环境,让学生讲述因为生活中绿化程度较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这样的情境教学,从我们生活中的绿化拓展到大片的森林区域,由小到大,引领学生思考森林的存在价值;再从生活中延伸到教材上的知识,由此及彼,让学生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存在的价值及环境效益。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为热带雨林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等。再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也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建议,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这样的教学,做到了现实生活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了生活中,活学活用,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开展具体户外活动,增强学生地理具体实践能力
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高中地理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户外活动是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大自然,领悟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每年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一次地理的考察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户外对太阳的变化进行观察、通过对植物生长程度进行方位的判断、对气象数据进行检测等活动。并且,教师可以利用手机软件帮助学生通过数据的变化了解地理知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地动手实践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对地理探究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将地理知识和核心素养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四)、实现教学目标,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对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进行良好测评的手段,要注意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可采取组间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结合,把促进所有学生进步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要注意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方式,对优等生要加强督促,使其更进一步;对后进生要不断鼓励,使其不丧失学习地理的希望,以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做基础。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知识与实际有效融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构建地理化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瑶,丁俊新.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4):56-58.
[2]吴惠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38.
[3]项顺如.新课标催生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9(28):17-18.
[4]安祖光.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12):72.
[5]杨春.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组织及实施[J].科技资讯,2018,16(03):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