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初中地理自主学习中隐性知识流失规避方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周琦
[导读] 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地理知识源自人们的现实生活。
        周琦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地理知识源自人们的现实生活。地理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可以有效地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融入地理课堂中,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地理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理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并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对地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笔者主要对初中地理课堂当中有效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路径,分析地理教学现存的问题以及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学习;隐性知识
引言
        隐性知识指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却与教学重点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联系紧密的知识,一定意义上说隐性知识是教材内容的“变式”和延伸。初中地理学科的隐性知识通常是对地理规律和本质更深层的反映,多属教学难点,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素材,也就是说隐性知识属于隐含在教材文字背后或以图表等载体形式间接展示出来并需要通过仔细分析才能获得的知识信息。因为地理术语和概念一般概括性强、抽象度高,再加上初中学生一般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弱,因此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比较容易忽视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避免隐性知识的流失。
1编制合理学习目标防止隐性知识流失
        学习目标是纲,师生的课堂活动都要围绕这个纲展开。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编制在学习目标里,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还能将教材中隐含的各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然后教师可结合学习目标中的“识记”“理解”“了解”等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编制学习目标必须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是全面性。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将教材中应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信息,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分别确定出哪些知识是需要识记的、理解的,哪些知识是显性的、隐性的,各个知识之间以及与旧知识之间有哪些联系。其次是概括性。教师要使用概括性地术语,将教材中整理出来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用“识记”“理解”“分析”等活动性词语,按不同学习层次区分出来。另外,教师必须摸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学生因为能力不同,他们对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判断也不同:在学优生看来,某个知识是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属于显性知识;但在其他学生眼里,因为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加上对此类知识关注不多,可能就属于隐性知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了解,对知识层次的确定就会有失偏颇,学习目标的制定就会缺乏引导性。
2现阶段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教学素材不充分、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引导等等,进而导致教育生活化难以顺利推进和实施。具体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是地理教材,然而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现象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少;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讲解和记忆为主,对于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度和重视度均不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总之,目前初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教学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3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步骤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可否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必要条件。地理教师诙谐的讲课语言、幽默的的风格和专业的专业学术水平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因素。

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的实行不同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杜绝讽刺和谩骂;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动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爱学习地理。(二)提高自己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课堂本身就应该充满趣味。如果只是一味的“死教学”,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很难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所以老师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就要积极备课,准备例如图片、图形、生活片段、音乐等辅助性的教学工具,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三)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具体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喜好,爱好不同也增加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难度。通过观察,准确的找到学生的爱好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4教会学生掌握避免隐性知识流失的方法
        提倡探究式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发现、获取隐性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最大限度降低隐性知识的流失。第一,对照课标引导学生探究隐性知识。课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教学纲领,对教师向学生传授哪些知识及采取何种教学途径都有明确的规定。课标中的教学要求虽然是针对教师提出的,但对于学生同样适用,在自主学习中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探究隐性知识的方向。例如,初中地理教材(初二下册)中共涉及5个大洲中的6个国家,学生如何学习这些国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哪些知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有明确的要求:(1)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8)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这些要求实际也是学生的“学习标准”,但实际上教材对这6个国家的表述各有侧重,差别较大,也就是说教材中这6个国家的共性显性知识并不多,这就使得上述“学习标准”中的部分要求不同程度地转换成了对隐性知识学习的要求。为避免造成隐性知识的流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上述课标中有关国家的学习要求制作成卡片,张贴在教材里所要学习“国家”的前面,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这张卡片作为自主学习时防止隐性知识流失的“防护网”。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第一轮自主学习,使其掌握教材直接表述出来的基本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卡片上的学习要求,认真研读教材,将课标里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但教材没有明确表述出来的隐性知识整理出来,作为第二轮自主学习探究的知识内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流失。
结束语
        教无定法,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隐性知识流失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就能放心地把主动学习的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汉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19,8(29):107-108.
[2]程路萍.初中地理情境式“课内翻转”教学的行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陈海霞.试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36.
[4]谢鑫.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5]颜丽琴.对分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