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韩顺福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韩顺福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学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此,本文就简单探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教学

引言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素质教育最直接的体现。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不是很理想,没有实现预期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有效性是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也是素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教学模式都是服务于应试教育,导致师生观念都被分数左右。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强调理论知识,强调思维严谨性的学科,每个问题都有点有据,才能形成严谨的理论。“理论多,知识点多,记忆内容多”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大容量、高密度的向学生传输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以便学生获得好成绩,彻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厌倦了知识点的背诵,最终产生逃学心理,导致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2.教师对教材内容讲解深度不足 由于受到升学率以及成绩的困扰,长久以来,我们初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切实的提升学生成绩,所以在教学当中,忽略了对教材的挖掘,对教材的讲解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教材中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一味的被动受教,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接受不到政治道德教学带来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课堂教学秩序紊乱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初中政治教育也受到了冲击,教师受到了新课程改革观念的影响,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加考虑的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场景,随意的放纵学生依照个人模式学习,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不堪,教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1.更新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教学当中强调教学发力点在学生而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计划,放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积极转变,锻炼学生的个体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诚实守信》这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诺千金”的故事,然后抛出诚信的话题,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学生发表观点过后,教师要对学生说的观点做出总结,用学生的观点引出教材的重点,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诚信的重要性,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的知识点,比教师单方面的传输效果要好的多,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科学安排,强化课程讲解程度

        遵循新课程改革中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自身的教学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争取做到面面俱到,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提升教学深度,慢慢的达到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要改变之前被课本束缚,“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善于利用情境教学,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深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从政治教材当中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讨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一课题时,教师如果单纯的把理论讲授给学生,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感,对于知识也是片面的理解,不能达到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教师延伸一下知识点,将课堂回溯到抗日战争,然后讲讲建国以来的国家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对比,感受到国家繁荣昌盛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学生就能体会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发展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最终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有效组织,协调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秩序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学会有效的组织、协调课堂教学秩序。在新课程的改革推进下,教师要创新课堂模式,对于好的课堂模式,要进行实践验证,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一定不能盲目采纳,要考虑自身所在班级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索与改进,而且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维护自身班级的课堂秩序,做到课堂严肃性活泼性并存。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模式改进的研究,保证学生在期间依旧高效的学习知识,不耽误教学进度。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积极的向这一教学目标靠拢,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合理科学的安排课程,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维护好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权.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所见[J].南北桥,2019,(6):14.

[2]韦丽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9,(4):246-247.

[3]李勇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1):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