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凌贤兰
[导读] 在朗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
        凌贤兰
        安徽省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 230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语文朗读的教学,朗读教学作为阅读的基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和阅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实现学生对于课本内涵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拓展,在朗读教学中,将美感,语感,情感相互统一,促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课本的解读,在朗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课程的时候,通常只会给予学生很少的时间来进行朗读。这样过多地压缩了学生的朗读时间,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通常是以一起朗读或者小组朗读以及学生自己的朗读为主,看似生动活泼,但实际上在朗读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的指导,也没有形成一个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只是完成了教师的一个要求,并没有将该有的朗读态度来应用到对于文章内容的朗读之上。所以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日渐机械,难以灵活应对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妨碍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语文课程中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诵读,教师通常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并不能够做到有效地对全班学生进行指导。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1.做好朗读示范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朗读经验积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朗读教学中全面的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和帮扶,为学生进行精准和有效的朗读示范,进而让学生在听中不断的培养朗读能力。而在朗读示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其一,精准无误。在朗读示范中要求语文教师尽量避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而要示范精准和精确,如要求教师不能读错字、错音,也不能存在断句错误,避免误导学生、给学生作错误地示范。例如,在朗读“夜书所见”的诗句时,在朗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诗句时,我会在朗读中进行断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而不能断成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从而给予学生更为精准的示范。其二,具有针对性。在朗读示范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朗读示范,如学生A在朗读过程中总是不能较好的进行断句,那么语文教师在朗读示范过程中就要强化断句方面的阐述,学生B总是读错音,那么教师就要在示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读音的把握,进而让示范更能满足学生的朗读需要,从而补足学生的短板。其三,角色互换。在朗读示范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朗读示范,如按照学生的发音习惯、音调高度、情感抒发进行示范,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朗读学习。


        2.丰富课堂朗读方式
        众所周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存在理解偏差,常常将其当做课堂任务的附庸,根本没有认识到朗读背后的价值,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多采用单一的齐读来展开教学。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行为。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明晰朗读的意义和价值,并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学情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以此令学生有效把握人物情感,升华文章主旨,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例如,《长城》这一课,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出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环境,通过课前准备的课件,将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拉近。通过视频来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的宏伟,同时配以昂扬向上的音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次朗读,边读边画出能够展现长城气魄宏伟的句子。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文含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在疏通字词之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自己可以主动选择喜爱的角色,按照角色的语气和情感进行朗读。有的学生选择了周恩来,有的学生选择了伯父,有的学生选择了魏校长。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揣摩,并分析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之中,将自己变成了课文中的角色,代替他说出了想要表达的话。尤其是当扮演周恩来的学生朗读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其他学生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不禁为这名学生鼓掌叫好。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学生对于朗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深入到课文中,实现思想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启迪,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3.优化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教学过程重要,但朗读教学评价同样不可缺少,它是补足学生朗读差异、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优化这一环节。
        教师的朗读教学评价要因人而异,切忌用“好”“你很棒”等词语一概而论,否则会进一步弱化评价的效果。基于此,我们在朗读教学评价中首先要保持客观性、真实性,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评价只能是浮于表面,很难有效弥补学生不足。其次,朗读教学评价还要保持激励性、发展性。小学生心智还未成熟,教师还应多多鼓励,以此帮助学生发展成长。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令其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优缺点,进而展开正对性改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理解朗读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进一步梳理朗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和漏洞,并以这些问题为依托,不断的优化朗读教法,全面的改进朗读教学的流程,并在具体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做好朗读示范、构建朗读情景、优化朗读教学方式,从而真正的把握小学阶段朗读教学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升朗读教学的效能和质量,助力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亚伯.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13.
[2]陈国鸣.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