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感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孙苏慧
[导读] 高中三年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区别对待。
        孙苏慧
        唐山市第一中学      063000
        摘要:高中三年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区别对待。高一,培养兴趣,夯实基础;高二,感悟生活,学会表达;高三,关心时政,厚积薄发。
关键词:兴趣、感悟、表达、内驱力
        每个三年结束,感触都有所不同,回顾三年走过的路,越发觉得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高中三年就像一根链条,每个年级都是链条上的一环,看似独立,其实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为了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有迹可循,便把这三年的点滴感悟写在纸上,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备忘录。
高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这是暑假网上冲浪偶然看到的一个句子,很简单,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不正与“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内驱力”的观点不谋而合吗?
        做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这是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提的唯一要求。
        英才班的学生大部分比较偏爱理科,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要么“心存敬畏”,要么“满是轻视”。
        针对这种情况,单纯地强调其重要性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语文,有了“热爱”两个字做基础,很多问题就可以顺其自然的解决。
        语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改革之后,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诗意课堂”、“情境课堂”、“生命课堂”等等,虽能风靡一时,但难免失去个性,变成有生搬硬套之嫌。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语文教学方法的学习不应该是人云亦云的,应该结合语文教师自己的个性和班级情况才能吸引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堂本着热爱的基础其实是兴趣这个原则,在整个高一阶段,对于课文课堂的处理我采取了每节课一个话题的方式。
        比如讲《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早自习预习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荆轲,杀手乎?侠客乎?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昏昏欲睡的文言文预习课堂瞬间充满了活力。下午我去教室上课的时候有学生特意在门口等我:“老师,终于等到语文课了,我想好了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我们在《兰亭集序》里讨论时间对于人生的意义,在《望海潮》里讨论柳永的沉沦下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小狗包弟》中探讨中国从古至今出现的文化断层现象对现今中国到底有无影响,在《离骚》中去体会屈原为什么深受中国人的崇敬……
        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个话题让一些原本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觉得语文也挺有意思,让本来对语文有点感觉的学生深深爱上语文,学习也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对于学生畏惧的周记,我的处理也是以“热爱”两字为中心,除了一些必须要写的“任务型”周记,其余的都采取“随意”的政策。没有字数要求,没有文体要求,甚至也没有“中心话题”的要求,只要是你想写的,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尽情表达。
        所以我班的周记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生活纪实、抒情散文、时事评论、小说、诗歌、戏剧……实在写不出什么的同学也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素材积累。
        至此,周记变成了学生表达自我的平台,写作也不再是一件需要“秃头”的苦差事,甚至有学生跟我说:最喜欢的语文作业就是写周记,以前冥思苦想,现在下笔如有神助。
        高考是一场盛大的舞会,只是每个舞者都要戴上脚镣舞蹈。同样的,热爱可以让我们走上文学青年的道路,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教会学生热爱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把基础知识讲得透彻而有趣,让学生明白兴趣和考试从来都是不冲突的。


高二:感悟生活,学会表达
        很多学生跟我说:语文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明明做了很多题,但是分数不升反降;随便瞎学学吧,成绩反倒好了,我到底该不该学语文?
        语文的学习肯定是需要做一定量的题,但是做题的同时更需要去积累,去见识,去感受。以上三点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在整个高三的学习阶段,我都在不断地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是高中生活不允许学生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长时间的阅读,我采取的是向学生推荐中短篇文学作品,比如周国平、毕淑敏等作家的中短篇散文,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汪曾祺的小说集,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里面有小说、有散文,有杂文,有经典文学也有网络文学。用这些不同种类的书籍去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趣味,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文学天空。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向我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世界,以便能够更好地去和他们交流。
        学习语文只有读是远远不够的,当一个人认真读书之后,他一定会有表达的欲望。当这种表达的欲望真正显现出来时候,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才是真正地建立起来了。
        但是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装满了饺子的“茶壶”,肚子里有东西,但就是倒不出来。这个时候生拉硬拽是不可取的,强迫学生非要写多少字或者一定要写什么的主题也不是好办法。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写作这件事情顺理成章,顺其自然呢?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学生们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通过书籍的阅读和师长的指导粗略地见了见天地和众生,所有的感悟都是作者的,家长的,老师的,唯独没有自己的。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看起来言辞优美,实际上空洞无物。这实际上与高考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你自己的看法”这一要求大相径庭。
        所以我不要求学生去写长篇的读后感,那样只会消耗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只是要求无论字数多少,都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才能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真实的思考和认识。
        读后感可以是对作品整体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书中人物的分析,更可以是对文中某一句话的感受,不怕“断章取义”,只怕“言而无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个别学生“放飞自我”“胡言乱语”,这个时候我会进行书面或者面对面的交流,去了解和纠正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也会征得学生的同意,把一些观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其合理性和荒谬性。
        经过整整一学年的训练,学生们逐渐明白书籍可以给我们灵魂的滋养,但是表达才是自己心灵的倾诉这个道理。
高三:关心时政,厚积薄发
        语文学科课本内容极其有限,而高考的选材几乎涉猎各个领域,题型也是非常灵活,这就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大语文”意识,学生也要树立“大语文”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与高考接轨,才不能让语文成为一个没有“实际效用”的学科。
        实际上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早就告诉世上的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只会成为书橱,要想成为人才还需要将家国大事放在心中。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大语文”观何其相似。
        在高三的繁忙备考中给学生说说网络热词,叨咕一下梗式幽默,既活跃了气氛又掌握了新知识。
        社会上的热点时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是对学生思想上的升华。便如这次疫情,便让学生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祖国到底有多么的伟大,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
        一直觉得,深深的热爱、严谨的阅读和诚恳的表达才能厚积薄发,才是语文这一学科真正想传达给每一个学生的信号,而不仅仅是题型的总结,技巧的掌握。很庆幸,我的学生也比较认同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做好常规,还能学会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一切过往,终成序章;所有未来,皆是可期!
        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希望在下一个三年里,我又能收获一些特别的感悟。
        
参考文献:
[1]阮煜《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论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改革理念》,《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2]林运来《<张志公文集>评介》,《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01期。
[3]施平《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