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刘培栋
[导读]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刘培栋
        安徽省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中的基础学科,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数学的抽象性、复杂性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障碍。加上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产生知难而退的思想。同时,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得不到及时地引导,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有必要创新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学的方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地提升和教学效率地提高有积极地影响。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学科;数学文化
        引言
        在中职教育专业教学中,涉及了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内容,数学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专业教学和技能教学服务,提供了基础数学知识保障。目前,在中职教育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数学教学和专业教学脱节的问题,以及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影响程度。如果专业教学和数学教学脱节,不仅会影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阻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为了实现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合应用,只有不断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才能促进中职教育效果的提升,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1中职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在数学的学科历史中,不仅仅概述了整个数学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包含了丰富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精神,是思维品质的重要体现。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文化已经简单的渗透,例如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四色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等都是来源于生活与自然,是生活与自然的实际反映,因此在其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观映射。针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在实际的问题背景中提取出其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从而让其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起一个科学且合理的数学模型,最后将所求解、分析、验证等过程,得出最后的结论。在整个解题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背景,使学生产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在结合数学文化中所独有的美感,从而让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一步一步的进行数学知识探究,最后挖掘出数学知识中所具有的内涵与价值,达到思维的提升。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数学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早已经开始,并且在数学教学具有优异的效果,并且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策略,因此将这一方式带入中职数学教学中具有必要性。
        2数学文化融入中职数学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2.1结合情境导入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想要更加全面地渗透数学知识,离不开兴趣的激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内涵,才能够实现学习效果的加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情境引导,融入数学文化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空间几何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融入空间几何部分知识的产生年代和时代背景,以及空间几何对人类科技发展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通过丰富的情境画面引导,抽象的立体几何知识在多媒体的呈现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不同角度的形状。看似困难的数学知识也在数学文化的引导下变得更加吸引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了解数学文化的同时得到提升。


        2.2结合学生需求,加强教学模式的革新
        首先,一方面在中职数学和专业教学结合中,数学教师是成败的关键点,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角色,主动地去了解各个专业的需求,在教学设计中贴合专业,尽量根据课题找到结合知识的突破口,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全面融合。同时,中职数学教学应该结合专业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参考全国相应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去设置,选择合理的教材,加强与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沟通和交流。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和学生的深入交流,去了解学生的专业在数学方面的具体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最后,老师要注重把良好的学习方法融入教学方法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加强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乐于实践和动手的意识。布置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关的实习作业,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结果。
        2.3教学中采用社会实践应用方式贴近生活
        中职教育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其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都在于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不论是出于中职数学教学的任务目标还是出于数学文化的组成内容,实现中职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实践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第一是要求中职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借助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文化的简化教学。如数学教材中、数学课堂例题讲解中,实现数学文化渗透比较不明显,这对于认知能力、基础知识不太好的中职学生而言,教学渗透的难度较大。当前可以通过数学文化渗透到生活素材的方式,由于生活素材的理解较高,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生活素材内容。展开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理解教学;第二是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展开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巩固练习。在课堂中所展开的数学文化素养的渗透教学的情况如何需要借助数学练习题所展开。如在解决数学的几何题目,其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由此展开问题的探索,因此学生若是能够很好的发现数学问题是什么,并且能够形成数学思维,利用已掌握到的数学方式展开数学问题的解决,则证明学生的数学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当前借助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的探索,正是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渗透教学情况展开有效的考核评价。
        2.4融入数学史料渗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历史的引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提出的背景,明白数学知识点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引导,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地认识,同时,结合不同的数学场景渗透,让学生走进数学,逐渐消除数学知识刻板的印象,认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是抽象的公式和数字的集合体,而是为生活服务,为未来发展服务的学科。当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变化之后,对数学知识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会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讲解“集合”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自然数集的定义开始,从中穿插讲解自然数的发展过程和实际历程,并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之后,教师再结合函数改变的演变,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函数的本质其实就是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当学生了解了对应的历史文化之后,学习起来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结语
        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对于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会帮助学生积极学习数学文化与学习知识,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是满足教育改革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才能形成更完善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的中职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永锋.浅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则和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0):97.
        [2]汪美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则和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0):68-71.
        [3]顾军民.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研究[J].职业,2018(08):105-106.
        [4]孙莹.关于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教学实践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2):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