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华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梅州,514526
摘要:中职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对于护理实践教学多元评价模式的建设而言,它不仅有着激励、促进、反馈的功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评价中进行内在动机的调整,在评价中提高自觉性,从而实现查漏补缺,促使学生在对多元评价的分析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评价模式的开展既可以有效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完善现代教育评价发展模式,最终达成以实践为引导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本文基于中职卫校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卫校;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探究
引言
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一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旨在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连续、有效的护理服务。这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提高个性化护理。笔者2011年在调查中发现:中职护生自信心不足,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等能力欠缺。为了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并于2015年将研究成果编写为国家规划教材推广应用。在组织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在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仅对单项护理技能实行强化训练。
一、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对轨的现状分析
(一)护理教育中缺乏临床新知识技术,我国的临床护理工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更多新技术也得到了应用。但是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的中职护理教育教科书中,有关临床护理方面的新知识非常少。(二)护理操作项目及物品实效性较低,经过对实际的护理教学课程进行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于护理项目的具体操作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也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以供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可能会出现不定向的变化,因此相关的护理问题也会各种各样地接踵而来。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要求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完成任务。但是由于课本中没有对类似的内容做解释,所以实际教学中也没有明确的体现。同时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许多护理物品都实现了“一次性”的转变,这些一次性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职业暴露风险。
二、工作页的设计版块及内容
工作页是典型“学材”中的一种,是可以用来“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一开始应用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后来广泛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机电、汽车维修等学科,而目前在护理学科领域应用并不多,相关文献在知网上仅可工作页是典型“学材”中的一种,是可以用来“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一开始应用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后来广泛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机电、汽车维修等学科,而目前在护理学科领域应用并不多,相关文献在知网上仅可笔者设计的工作页是以人卫版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为蓝本,包含了47个实训项目,不仅涵盖了护理常用操作的相关内容,还创新性地融入护理病案书写、案例分析与讨论、护理相关文件书写等护理基础理论的内容,便于学生边学、边做、边记。每个实训项目设计时包括实训内容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描述、学习过程、学习评价与建议。学习过程一般包括三大版块:课前作业、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
课前,以临床、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或事件引入实训项目,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简答、事先分发实训物品等多种方式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学前任务,学生可通过课本、网络、参观实训室、熟悉实训物品、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前置性作业。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途径按临床实际工作流程逐步实施任务并完成评价。课后作业主要通过问答、列表比较、实操练习、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对本项目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及能力的拓展迁移。
三、构建全科护理教学与考核模式,需统一调配护理实训中心,实现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教学资源共享
我校2009年开始成立临床护理实训组,配有实训组长1名,统一调配和管理护理实训中心。由于我校护理专业采用分学科课程体系,因此任课教师、实验员和实训中心仍按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本课程任课教师全部来自基础护理师资团队,实训场地亦以基础护理实训室为主,当授课内容需进行专科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时,再提前与各专科护理实训室协商安排实训场地和实验员。而第4学期专科护理课程较多,各专科护理实训室的使用率非常高,由此导致专科护理综合实训场地和实验员的安排均存在一定的困难。若要继续推行全科护理教学与考核模式,需进一步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统一调配护理实训中心和实验员,更有效地实现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讲练结合
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练习题。课堂练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避免教学过程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而出现的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因而能促进教学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同时,安排课堂练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学生将来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练习题要精心选择,最好安排在教学的重难点处或重要考点处,如在恶性肿瘤(肺癌、肝癌、白血病等)的护理教学中,药物护理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考点,教师在完成这一部分讲解后,即可安排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教考两不误的目的。总之,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职卫校教师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健全校内外护理实训基地
实训室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推动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两者尽快实现接轨。中职护理院校首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与医院实际工作几乎一样的环境和训练场地,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其中去。再者,学校还应该积极的开展校院合作,例如可以与某家医院达成协议,定期派专门人员前来培训,或者组织学生去医院进行实地参观,亲自学习操作相关的护理设备,并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回到学校加以改正。实训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真实的工作进行了解,解决在课堂上产生的疑惑。同时实训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课本中的标准知识内容与真实工作做对比,发现两者存在的差异,从而发现自己的缺点,予以弥补。
结束语
中职护理实践教学“多元”评价模式的建构,与传统的教育评价相比,它的开展不仅完善了教育教学模式,同时也优化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品质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冬坤.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采取互助式教学法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5):250-251.
[2]沈云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3):87-89.
[3]刘冰.浅谈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