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中职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度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第21期   作者:林振志
[导读] 文章站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下,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林振志
        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  福建省  泉州市  362411
        摘要:基于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各界人士对其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能够促使学生走入社会后,尽快的融入到集体当中,那么在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针对学生学习现状下,提前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做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职业能力素养也能够全面提高。文章站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下,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职业能力;融合度
        引言:对于中职院校历史课程而言,相比较于普通中学的历史,就应该全面的结合职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凸显在学生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出于培养职业能力极高学生的目标下,那么就应该明确好自身的教学方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一系列妥善的教学措施下,做到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的效果。
1.增强中职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度的准备
1.1具化历史教学的职教目标
        中职院校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想能够做好学生职业人才培养工作,那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该凸显出人才培养体系部分的重要性,不管是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等,都应该灌输上历史教学新形态。对于中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工作来讲,教师最本质的教学目标,第一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第二就是能够为学生接下来自我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走上社会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更好的融入,发挥出自身的才能。那么教师就可以以以上两点为核心,在制定历史教学方案时,就应该围绕历史教材为出发点,针对内容中涵盖的较多历史事故以及历史文化等,希望能够透过事物表面发现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当中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职业发展观以及家国荣辱观。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职业观过程当中,应该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就决定了教师正式课堂教学工作,就应该秉持从浅入深的原则,先对简单知识点进行了解,之后层层递进,深入的分析历史知识涵盖的内涵。
1.2理清任课教师的职教思路
        在教师明确好自身教学目标以后,之后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加以明确,进而才能够推动接下来教学工作高效进行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提出极高的关注,甚至还有的教师存在抵触心理,该种现象的存在,除了教师片面职教观念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历史教学工作的职教意义。面对该种现状下,就应该教师从实际教学现状下出发,对自身的职教思路加以明确,改变过去错误的职教理念,及时的弥补自身的教学不足。通过问题的解决使任课教师真正成为增强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度的主体,并提升他们在中职教育生态中的存在感[1]。
2.增强中职历史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度的策略
2.1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历史观
        为了能够培养职业化高素质人才,那么教师日常历史课程的教育工作,就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前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接受能力等进行调查,一方面严禁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理念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历史的发展规律,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模式。

当然,从学生虚无主义观念避免当中,主要决定了教师中国近代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教师相关内容讲解之前,自身上就应该全面的把握好教材的核心思想,不能偏离主题,在完成简单知识讲解以后,也需要学生能够自行对历史发展经历加以回顾,秉持辩证认识观点,对历史事件从发展到后期形成的影响等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最终确保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得到深刻的总结与掌握。
2.2以历史观为导引引申出职业观问题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的教师,所应用的还是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影响了学生深入掌握历史知识点,另一方面更是导致学生历史观还停留在初期阶段。教师职业化人才培养工作,就应该强调教材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围绕历史观为出发点,引出职业观等的问题。鉴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正在加紧转型换代当中,那么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产业结构飞速调整的时代,此时更应该具备极高的职业能力,以便自身能够更好的发展[2]。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的发展遵循着螺旋上升的进程”,对现代化建设历史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将目前激烈的是市场竞争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危机感,进而才能够致力于学生持续提高自我职业技能的学习道路当中。
2.3使学生明确“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
        要想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就业观,那么鉴于当前充满利益诱惑的时代,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出现利益短视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折射在教师的教育当中,简单来讲,就是大我与小我辩证关系的理清当中。所谓的“小我”,主要就是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而“大我”体现的就是大范围下的发展。学生必须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小我”持续发展进步当中,也不能出现损害“大我”利益的行为,这才是学生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在教师进行“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中知名的人物,对其历史故事加以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能够形成为国家,为集体风险的精神[3]。
        结论:
        简而言之,相对比普通中学的历史教学目标,中职院校历史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那么在实际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积极的融合职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拉近学生职业规划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从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能够明确好“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经过教师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历史综合素养的同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利俊,中职历史教学的前瞻性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员学报,2019(2):231-444.
        [2]王祝英,中职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探究[J].时代教育,2019(14);37.
        [3]林小晶,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历史教学实践[J].2019(7):113-114.

作者简介:林振志,性别,男,福建省泉州市,1978年,学历:本科
职称:中职讲师,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政教历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