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梅
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学校 330013
内容摘要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运用网络技术使学校教研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建立了开放的、动态的网络教研方式,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让教学反思成“亮点”,同伴互助成“重点”,专业引领成“抓点”,让许多一线教师正朝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校本教研
正文
校本教研指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这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和关键词。
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可以天涯海角也咫尺。网络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校本教研,必将打造出一种更高效、更快捷的全新校本教研模式,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后,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的校本教研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运用网络技术,让教学反思成“亮点”。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反思方式是通过老师们课后“撰写反思”的形式呈现,大多是手写,然后便束之高阁,因为无人查阅、点评,慢慢地便流于形式。而运用网络技术的教学反思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开放的、共享的、方便的模式,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平台记录、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例如:有许多老师采用了博客作为促进教学反思的平台,教师在发表了自己的教学反思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更加方便,可以进行浏览、评价、收藏等,有了互动,老师兴趣倍增,态度会更认真,其他教师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像这样的反思方式,通过网络技术把校本教研的“互动”特点展示出来了,
有利于教学技巧的积累,教学经验的借鉴,教学智慧的启发,成了校本教研最为宝贵的“亮点”。
二、运用网络技术,让同伴互助成“重点”。
?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助与合作。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他还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此可见,教师的成长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同伴互助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可以引发教师间的教艺切磋与教学研究。
学校,做为一个教师团队,这样的团队必须是有组织、有制度的。教师团队间的互助合作可以是共同展示一节公开课,可以是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也可以是一次畅所欲言的沙龙。在教师中不同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通过诸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相互撞击,总会闪耀出美丽的花朵。
传统的同伴互助采用的是集中活动的方式,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班,有些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指导、相互学习的时间经常会无法保障。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的优势,发挥合作教研特点,就成为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来实现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常用的软件有微博、钉钉、腾讯会议室等。在我校使用的是QQ群,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凭借这个平台可以十分便捷地互相借鉴,交流经验,共同提高。这种对话方式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问题,解决各自在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加有效地进行同伴互助,缩短对话的距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种同伴互助的方式成为校本教研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真正成为了“重点”。
三、运用网络技术,让专业引领成“抓点”。
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就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邀请专家加入教研QQ群,方便了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校本教研向科学性、学术性发展,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向学术型转变。
??另外,许多学校也逐步成长起来了一批具有用先进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已经成为省市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各学科兼职教研员也一直活跃在各校的教学第一线,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这些宝贵的资源从地域角度来看过于分散,分布不均,相互沟通交流的时间少。为了发挥这些优秀教师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最便捷、最经济、最实惠的网络手段,带动和引领我校 教师进行教育教研活动,使信息辐射传播和资源共享。运用网络技术的专家引领成了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有力“抓点”。
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校教研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打破了传统校本教研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建立了开放、动态的校本教研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让学习变得更简单,交流达到了零距离。依托网络技术,我们一线教师正朝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引用文献
1.徐秀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
2.李丽娟《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