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应胜,王菲
安徽省定远中学233200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早在2014年,国家就已经颁布了相关文件,强调了学生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而地理综合思维又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对高中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要想培育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首先要夯实高中生地理学科各个模块的知识基础,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思路清晰、考虑周全,保证学生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另外,我们的教师团队还应该关注到不同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从而对他们进行有益的、有针对性的引导。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水平评价;提升策略
引言:高中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将地理知识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地理的角度看待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本文首先解析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基本内涵,然后说明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几条可行性很高的现实对策,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做出更良性的评价,帮助高中生实现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拔高。
1.认识地理综合思维
实际上,综合思维,就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而具体到地理学科,就是要求学生将各个地理自然要素和经济部门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看待和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尽可能的减少疏漏和偏差。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分为三大块: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要素组成,其中,人教版地理教材的要素组成部分又包含着五大基本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还具备这样两个特点:第一,系统性。也就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既能够深刻把握各个地理要素的自然属性,又能够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做到一清二楚。还可以研究不同尺度的区域,考虑各个区域的特性,并将不同的区域进行关联和类比。第二,动态性。也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意地理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演变。一名掌握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学生,一定具备着更强的独立思考和认知能力,一定能够更灵活地将各种地理信息联系和构架在一起,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高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2.1.轻视地理综合思维
从较为功利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有助于该生更快、更精准地捕捉到更多的得分点。上升到核心素养高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还有助于该生对地理学科的整体性产生更真切的感受,培养并维持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但是,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地理综合思维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在授课时将各个知识点相割裂,这就无法让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完善的思维导图和知识框架。在解决问题时也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毫无思路,主观盲目作答。二是从某一个角度大谈特谈。显然,这两种角度都会导致该生得分情况不理想。
2.2.设置情境不自然
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出合适的情境,并将地理问题自然地融入进去,那就容易让地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记忆。但很多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往往不够自然,与现实距离较远,这就会使得学生在使用地理知识解决所设计的现实问题时感到非常“生硬和别扭”。甚至认为地理是不严谨的学科,让地理学科的“形象”一落千丈。
2.3.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传统,在引导学生提升地理综合思维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不注重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更新,这就容易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也会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机与活力。
3.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
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是应该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入手,并注重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
3.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目前我们还是将考试作为检验高中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法,评价方式单一,而且这种考试机制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较大,所以我们是时候对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应该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也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就要求教师提高对课堂互动环节的重视程度,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调动综合思维来进行解决的问题。还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的活跃度,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成为“考试机器”。
3.2.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恰当融合
在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比如有些学生就善于捕捉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脑海中所记忆的知识相联系,对问题进行解决,而有些学生反应就较慢,容易出现捕捉信息不完整、调动知识不灵活等情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模拟和利用各种生活情境,比如本节课要对不同地方的旅游资源进行简要了解,那就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扮演导游的角色,让他(她)对自己所熟悉的一个地方进行介绍。再比如在学习时差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深处美国纽约的约翰想要邀请身处中国北京的网友小明在美国时间19:30~21:00观看NBA篮球赛,那么请问小明观看篮球比赛的时间段是北京时间几点到几点。
3.3.小组合作,注重讨论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但是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总是有限的,同一个角度,可能这名同学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想到,而那名同学就很难捕捉到。因此,在地理综合思维的提升过程中,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合作式学习,能够让不同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拓展出更多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比如雄安新区的确有很多区位优势,但从反面来看,还是有很多不利的的区位条件限制着雄安新区的发展。
3.4.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习使用各种新兴技术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加深自身对地理综合思维的理解,提高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新闻时事的关注度和敏锐度,并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自己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对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比如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走廊,那么我们的地理教师就可以将这个热点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港口经济的一系列知识点相对接。再比如我国近两年开始建设的河北雄安新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析该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实际上,师者既为师,亦当为范,教师关注热点体现了其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优良品格,这种优良品格也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积极的影响。另外,为了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使用技术,利用各种图表、视频、图形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比如在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时,就可以向学生们播放山体滑坡、泥石流爆发、酸雨侵蚀林木的过程的视频,在学习各种环境问题时,就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世界著名公害事件的纪录片。
结束语
很多时候,综合思维还要与人地协调观联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考量人文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要素,维持更好的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最基本的还是要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另外,要想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我们还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相信在众多一线地理教师的不懈努力下。高中地理教学事业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于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4):133-134.
[2]伍君秀.核心素养下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2):190.
[3]吴伟明.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学生“综合思维”培养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0(21):62-63.
[4]李英和,李莹.高中教学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4):72+74.
[5]顾虹.综合思维视角下的地理主题式教学[J].求学,2020(27):57-58.
[6]祁丑丑.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考,2020(24):4